在牛津時,錢鐘書有次午睡,楊絳在旁邊臨帖,后來也睡著了。錢鐘書醒后見楊絳睡了,就飽蘸濃墨想給她畫個花臉,可他剛落筆她就醒了。錢鐘書沒想到楊絳的臉皮比宣紙還吃墨,洗凈墨痕,她的臉皮像紙一樣快洗破了。以后錢鐘書不敢再惡作劇,只給楊絳畫了一幅肖像,再添上眼鏡和胡子,聊以過癮。
黑痣也是救命神器
明代大儒陳獻章相貌清奇,右臉上有七顆黑痣,形狀像北斗星。他戴著方巾在林中漫步時,儀態(tài)翩然,很有仙氣。有次他坐船出行,途中遇到劫匪,誰知劫匪見到他后竟被他的氣質(zhì)震懾住了,當下退還了已經(jīng)搶到的財物,然后飛速逃竄。
病發(fā)方知上當記
朱熹晚年時得了嚴重的關(guān)節(jié)炎,得知游方郎中程道人能治愈此病,便將他請來施治。程道人把脈后,取出幾枚銀針,三針下去,朱熹感到疼痛減輕不少,又幾針下去,居然不疼了。高興的朱熹馬上吟出一首詩來謝,吩咐家人拿來銀兩重謝,豈料程道人僅要求把那首詩寫下來送他。數(shù)日之后,朱熹的病再次發(fā)作,命人去尋,程道人早巳不知去向。至此,朱熹方知被騙了墨寶。
丟人丟到外國去
1860年,日本代表團第一次訪美,住在華盛頓著名的威拉德酒店。一位成員很不習慣酒店的軟枕頭,便把床下一個長條狀的白色瓷器拿來做了枕頭。第二天,清掃房間的女仆看到放在床頭的瓷器,大吃一驚,問明情況后不禁失笑。原來,因為房間里沒有廁所,樓層的公共廁所又比較遠,酒店為每個房間都配備了便壺應(yīng)急,就是那個白色的瓷器。
潑皮也有忠心
宋朝有個小民叫劉直,從小調(diào)皮搗蛋。后來他做了地方的武官,百姓搖頭嘆氣,覺得他會更加囂張。誰知他還沒過夠官癮,金兵就打來了。城沒破,其他武官倒先叛逃了,最后劉直竟成了城里最大的武官。叛逃的武官領(lǐng)著金人來到城下勸降,劉直不吃這一套,堅持據(jù)守,直到糧盡城破。被金兵圍住后,劉直用最后的力氣砍了兩個人。金兵剖開他的肚子,只見胃里全是樹皮。劉直瞧著自己殘軀,仍喊: “快哉j”聲音漸小,終不可聞。
不給回扣生意黃
宋高宗退休后喜歡收集古玩,宋孝宗便派人到處搜集。有個蒙古客商帶來一條工藝精湛的犀牛皮帶,來踩點的小黃人說這是個寶物,就問價錢。蒙古客商要價10萬。小黃人說: “這好說,只是我跑前跑后太辛苦了,怎么也給個回扣?!泵晒湃瞬皇遣欢↑S人的意思,而是壓根兒就沒這個概念。小黃人惱了,把皮帶扔給他,這單政府采購就這么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