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
人有選擇權(quán),這一點很重要。
人類社會美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永遠分出階層,你處于什么階層,選擇權(quán)在你自己,選擇對了,階層上升,選擇錯了,階層下墜。短時間內(nèi)看不出來,一個人誠實守信,另一個人耍奸使滑,一天,一周,甚至一年,后者都可能占上風,得好處,但時間拉長,半生一生,一定是選擇誠實守信的那個人處于上層。
正因為正確選擇不是即時滿足,一個人能做出正確選擇,就證明他有遠大的目光,又有抵御急功近利的定力。這種素質(zhì),可能開始時力量小,會反復、有掙扎,但并沒有關(guān)系,再好的種子也是小的。
只要記住,在任何一個群體里,人都會因為自己的選擇分出階層,人生就會簡單很多。大概都是父母小時候教的那幾條公序良俗:要誠實守信,不要傷人,不要偷盜,要勤奮,要上進。
維克多·弗蘭克爾,是一位在納粹集中營幸存的偉大心理學家,知道即使在集中營這個極其簡單、似乎善惡分明的世界里,人也可以通過選擇分出天使與魔鬼兩個階層,有些囚犯選擇當了魔鬼,有些看守卻有天使的光芒。所以他只評價個人,不評價群體,群體會分出階層,無法給統(tǒng)一的標簽。
面臨畢業(yè)的年輕孩子,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是去市場奮斗,還是去體制里混?這么問的人,一般會選擇后者,假設混一混都過得好,為什么不去呢?他們進了體制,一般也就選擇混,沖著這個去的,當然也就這么做。
我在體制內(nèi)待過,我當時也是勤奮的人。可以明確說,如果混的名聲與行為一出來,你也就沒什么出頭之日了,同事基本都會討厭你,體制或許沒那么容易開除一個人,但混子在其中也就是個底層,無人尊重,這樣的一生,根本談不上幸福。品德與能力不行,僥幸有了官位,官聲很差,小范圍的輿論殺傷力更可怕,一退休,人家招呼都不和你打,這又有什么意思?
一個人的人生選項之一,如果有混,那么這粒種子就壞了,選擇市場,也大概率是混,公司混子也不少,很多大公司就是被混子搞垮的。無論選擇哪一個職業(yè),都不要有混這個選項,就是那些干些不義之事的小集團里,有義氣、有能力、能照顧小弟的,才能當大哥。
混,表面上占點小便宜,其實是在臉上刺字:我不入流。這是非常愚蠢的交易,永遠不要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