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在路上行走,要有機(jī)會,陌生的旅人必定會彼此推介一些作客他鄉(xiāng)的體驗(yàn)與心得,同時交換來處的情報(bào)。但在這種場合里頭,我最不曉得該怎樣回答“要是去香港,你有什么可以介紹的酒店”。
雖然我就住在香港,但我不知道哪家酒店好。因?yàn)槲覀兇蟛糠秩硕疾粫惺聸]事在自己的城市里頭找家酒店住住吧。于是一般香港人關(guān)于香港酒店的印象,往往就只是形象宣傳與長年口碑的作用了。而這口碑,主要靠的竟然還是外地人說給我們聽的故事。
例如文華東方酒店,全香港人都知道它是我們最好的酒店之一,可它到底好在哪里呢?有一個臺灣人和我說過他的經(jīng)驗(yàn)。那次他入住,其中一晚正好碰上當(dāng)中一部電梯壞了,只剩另外幾部可以正常運(yùn)作。本來這也沒什么大不了,因?yàn)槲娜A東方就算住滿了客也不嫌擁擠,多等個幾十秒便是。沒想到他一出電梯口,正打算回房,就看見一個酒店員工守在該樓層的小廳,給他送上一杯香檳,禮貌周到地為“酒店設(shè)施故障帶來的不便致上衷心歉意”。這位臺灣來客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住過不知多少名牌酒店,但像這樣的事,他也還是頭一回遇見。這個故事,他以后一定還會反復(fù)述說,將它帶到其足跡所至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香港人對文華東方的了解,大抵也是這么來的,一段段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的體驗(yàn),流傳成都市傳說。
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是我最近常向外地人介紹的酒店。我沒有住過這家香港最高的酒店,只在那里吃過飯喝過茶,但它留給我的印象實(shí)在太深。不為了餐飲水準(zhǔn)有多高,也不為了它內(nèi)裝的富麗,卻是為了它大門的接待。
那一回我剛下飛機(jī),便要趕到“圓方”其中一座高樓會客。不巧遇上一個脾氣毛躁的的士司機(jī),說也說不清,就將我丟到麗思卡爾頓酒店門口,好在該處接上等車的客人。見我一時無措,酒店大門的阿叔很自然地走上來接過行李,以為我要入住。解釋之后,他們明白原委,一個就走過去和的士司機(jī)交涉,另一個則向我解釋應(yīng)該怎樣前往我要去的那座大廈。后來交涉無果,那個不耐煩的司機(jī)被他們打發(fā)走了,我正準(zhǔn)備自己推著沉重的行李找路。想不到替我拿著箱子的那位阿叔主動提出帶路,而且我怎么推也推不掉,直到我在另一座大樓的電梯出口碰上了過來接我的友人為止。
請注意,第一,這位先生并不認(rèn)識我(當(dāng)然我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名人)。第二,我根本不是他們酒店的客人。然而,這家酒店卻能如此對待一個和他們酒店毫無關(guān)系的路人甲,這已經(jīng)超出我們平常所了解的“服務(wù)”太多,你對這家酒店會有怎樣的看法?換了是你,你會不會向人介紹這家酒店?
(摘自“文館”微信公眾號 圖/游飛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