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鑫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分院骨科 300181
髖部骨折一般是指股骨頸和股骨轉子間的骨折,是臨床老年人群常見骨折類型之一,其發(fā)生率的高低與患者年齡呈正相關性,髖部骨折的致殘率較高,嚴重限制了患者的日?;顒幽芰Γ瑫r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造成巨大的影響[1]。目前,手術治療是髖部骨折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相關報道表明,患者術后配合必要的康復訓練對促進術后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2]。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采用骨科專科護理干預并取得良好的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66例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經X線片、MRI等檢查確診,年齡55歲以上,均為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年齡低于55歲,合并其他骨折,嚴重性疾病,惡性腫瘤,肝腎功能異常,精神疾病及臨床依從性較差者。采用隨機雙盲法將納入的6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4.52±6.35)歲;骨折至就診時間12h~3d,平均時間(1.11±0.23)d。觀察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4.22±6.16)歲;骨折至就診時間10h~3d,平均時間(1.04±0.22)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至就診時間等臨床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術后均給予臨床對癥治療,對照組采取骨折健康知識教育、日常生活及飲食護理、功能康復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在以上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骨科專科護理,包括功能康復鍛煉及合理飲食干預等,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干預:由于各方面原因,骨折患者普遍存在心理上的恐懼與焦慮,尤其在老年骨折患者中表現尤為明顯,因此,必要的心理干預變得尤其重要,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通過與患者及家屬耐心溝通、交談,了解患者及家屬內心訴求后通過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緩解其不良情緒,同時告知患者通過治療、康復鍛煉等措施,患者骨折是可得到痊愈的,進而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2)功能康復鍛煉:術后第1日鼓勵患者進行小腿、踝部、股四頭肌及腓腸肌等自主收縮活動,4~5次/d,20min/次;術后第3日開始可進行膝關節(jié)伸縮活動以預防關節(jié)僵硬、下肢水腫以及靜脈血栓等不良癥狀的發(fā)生,3~4次/d,20min/次;術后1周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可進行拄拐站立訓練,輔助步行訓練,以增強關節(jié)周圍肌群力量,改善肢體功能,縮短康復時間,訓練量以患者不疲勞為度或3~4次/d,20min/次,患者出院后繼續(xù)進行康復訓練直至患者功能恢復正常。對于行內固定手術的患者術后1個月內應主要采取臥床肌力及關節(jié)活動訓練,以防止過早負重造成骨斷端發(fā)生移位,造成二次手術。(3)飲食計劃:分為早、中、后三期,早期主要以桃仁粥、豬尾骨湯及消腫湯等活血行氣、祛淤消腫膳食為主;中期可以豬蹄薏米湯、黃豆湯、山楂粥等促舒筋活絡、接骨續(xù)筋飲食為主;后期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盡量以紅棗雞湯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飲食為主。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采用Harris評分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髖關節(jié)疼痛、畸形、活動度以及功能等指標,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髖關節(jié)恢復越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巴氏指數(Barthel)進行評分,該量表共包括10各項目,總評分為100分,其中低于40分為差,41~60分為中,61~80分為良,80分以上為優(yōu);焦慮抑郁情緒采用漢密爾頓焦慮(HAMA)及抑郁(HAMD)量表進行評價,HAMA及HAMD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越嚴重。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含護理質量、服務態(tài)度、專業(yè)技能共3個大項共21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調查結果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分別計分3、2、1分,總分為63分,其中,得分30分以下為不滿意,31~55分為一般滿意,56分及以上為滿意,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2.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髖關節(jié)、日常生活能力、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護理干預前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HAMA及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Harris評分、Barthel指數均明顯高于干預前及對照組,HAMA及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前后髖關節(jié)、日常生活能力、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情況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髖部骨折是臨床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高發(fā)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致死率,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質量。目前,手術治療是對于髖部骨折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多數患者經手術治療后髖關節(jié)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3]。但相關報道顯示,臨床仍然有30%~50%的患者術后0.5~1年內髖關節(jié)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恢復,與骨折前差距較大[4]。對于髖部骨折患者而言,術后3個月內適當的肢體功能康復鍛煉可改善患者肌力狀況、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加速術后康復,促進髖部功能快速恢復的關鍵之一。一項針對影響髖部骨折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中顯示,除患者年齡、治療方法外,術后肢體功能康復訓練及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可促進患者康復進程[5]。本文中,觀察組采取髖部功能鍛煉、飲食干預及相應康復運動后,患者Harris評分顯著提高,髖關節(jié)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表明,骨科??乒δ芸祻湾憻捈帮嬍掣深A對于改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效果顯著?;颊呷粘;顒幽芰κ欠从郴颊呱钯|量的指標之一,對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而言,由于術后長時間臥床、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是導致生活質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過專科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Barthel指數改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骨科??瓶祻湾憻捈帮嬍掣深A可顯著改善患者術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此外,由于心理健康因素的影響,導致多數患者對髖部骨折后恢復過度擔心,進而引起焦慮、恐慌、抑郁等不良心理,影響術后康復[6]。因此,本文在實施骨科??谱o理干預之余,適當對患者采取心理干預,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狀況,本文結果中,觀察組干預后HAMA及HAMD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得到有效改善。
綜上所述,骨科??谱o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患者焦慮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患者對該護理滿意度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