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鳳艷
【摘 要】目的:探討對眩暈患者選擇中醫(yī)護理療法進行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3月收治的34例眩暈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眩暈患者護理方式的選擇;對照組(17例):選擇常規(guī)護理指導方式展開;觀察組(17例):選擇常規(guī)護理指導+中醫(yī)護理療法展開;最終就兩組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以及護理總滿意率展開對比。結果:同對照組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64.71%)對比,觀察組(94.12%)獲得明顯提升(P<0.05)。同對照組眩暈患者護理總滿意率(58.82%)對比,觀察組(94.12%)獲得明顯提升(P<0.05)。結論:護理人員對于眩暈患者在確定護理方案期間,中醫(yī)護理療法的有效實施,對于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促進眩暈患者綜合醫(yī)護水平提升。
【關鍵詞】中醫(yī)護理療法;眩暈;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01
患者在患有眩暈疾病后,癥狀主要集中于視物旋轉、頭暈眼花以及惡心嘔吐幾方面,于中醫(yī)角度分析,此種疾病的出現(xiàn)同患者表現(xiàn)出中風以及心悸密切相關,并且因為諸多患者往往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系列病癥,對此臨床在確定有效方案對眩暈患者進行護理期間,存在較大難度[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3月收治的34例眩暈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眩暈患者護理方式的選擇;對照組(17例):男5例,女12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5歲~91歲,平均年齡為(76.79±5.22)歲;病程分布范圍為2年~25年,平均病程為(10.49±2.79)年;觀察組(17例):男6例,女1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3歲~89歲,平均年齡為(76.85±5.26)歲;病程分布范圍為3年~26年,平均病程為(10.52±2.81)年;觀察對比兩組眩暈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最終發(fā)現(xiàn)無明顯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眩暈患者在進入醫(yī)院后,合理進行眩暈患者護理方式的選擇;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指導方式展開;觀察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指導+中醫(yī)護理療法展開;對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就眩暈疾病治療要點加以講解,對于降壓藥物在進行發(fā)放期間,需要遵醫(yī)囑進行,此外在關心以及安慰方面需要充分提供,以使得患者眩暈疾病治療信心顯著增強,對于護患關系和諧奠定基礎[2]。對于觀察組,見討論3.1~3.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以及護理總滿意率。
1.4 判斷標準 優(yōu):眩暈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眩暈癥狀緩解程度顯著,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良:眩暈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眩暈癥狀緩解程度較好,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輕微;差:眩暈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眩暈癥狀未獲得緩解,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嚴重[3]。
采用自制問卷完成兩組眩暈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判定,很滿意:結果≥82分;滿意:65分≤結果≤81分;不滿意:結果≤64分[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兩組眩暈患者護理結果展開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護理優(yōu)良率以及護理總滿意率)以%形式合理展開X2檢驗,最終P<0.05為差異表現(xiàn)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優(yōu)良率對比 同對照組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64.71%)對比,觀察組(94.12%)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1。
2.2 護理總滿意率對比 同對照組眩暈患者護理總滿意率(58.82%)對比,觀察組(94.12%)獲得明顯提升(P<0.05),見表2。
3 討論
3.1 對患者給予穴位按摩以及貼敷干預
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風池穴、百會穴、頭維穴、上星穴、印堂穴以及太陽穴進行按摩,按摩頻率為1次/d,按摩時間為20min/次;此外在對患者實施穴位貼敷期間,主要選擇痛痹散完成,其處方主要包括冰片10g,川穹12g,肉桂、降香各6g;在兩側足三里位置進行貼敷,保證貼敷頻率為1次/d[5]。
3.2 對患者給予艾箱灸干預
做好艾條準備后,合理點燃其一端,之后于艾箱盒中進行放置,針對患者百會穴進行治療,頻率為1次/d,時間為15min,治療1療程次數(shù)為5次,共進行1個療程治療。
3.3 對患者給予情志護理干預
將護患溝通力度充分加強,就眩暈疾病誘因以及具體治療護理方案進行告知,就情緒針對患者病情恢復表現(xiàn)出的系列影響進行告知,確?;颊吡私馇榫w穩(wěn)定對于自身病情恢復可以顯著促進,從而使得患者將一切負擔充分排除,對于良好心態(tài)保持進行促進,此外要求家屬通過將與患者溝通力度增強,使得患者煩躁情緒得以顯著緩解,能夠做到對心火克制,防止呈現(xiàn)出上逆現(xiàn)象。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對于眩暈患者在確定護理方案期間,中醫(yī)護理療法的有效實施,對于眩暈患者護理優(yōu)良率的提升能夠顯著促進,從而為眩暈患者早期康復進行顯著促進。
參考文獻
黎建青,姚文鳳,梁巧梅,等.中藥燙療聯(lián)合物理治療護理措施應用于后循環(huán)缺血性眩暈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35(01):131-133.
賴有蓮,蘇幼明,顏根姬.耳穴埋豆聯(lián)合八段錦養(yǎng)生操對眩暈病(高血壓)護理療效的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9):26-28.
常麗,李永聰.眩暈病中醫(yī)護理方案的臨床應用與護理效果評價[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6,32(05):146-149.
許玉,莊麗萍,柯水燕,等.護理干預對耳石復位治療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6,31(08):88-90.
蔡新霞,何菊林.耳穴貼壓合涌泉穴貼敷治療眩暈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4,30(0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