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借助“全面二孩”的政策紅利,在飛速發(fā)展的電商加持之下,中國童裝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一舉突破2000億元,由此帶動童模經濟的井噴發(fā)展。童模培訓、童模攝影、童模經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yè)閉環(huán),規(guī)范與混亂共生。
商家們希望用“網紅”童模促進銷售,家長們開始抱著“體驗生活、磨煉意志”的初心,帶著孩子一頭扎進了這個名利場,當孩子越來越有名氣,一天的收入可能是一個普通白領一個月的工資,年收入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讓孩子們“逐夢童模圈”。
“成名要趁早,賺錢更要趁早”,在這場浩浩蕩蕩的“致富潮流”中,童模漸漸異化為家庭的“賺錢工具”,很多時候,這些孩子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就提前被卷入了這個復雜的成人世界——他們比大人聽話,比大人敬業(yè),比大人還會討好客戶。我們看到了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卻不知道孩子為此承擔了多少傷痛。
新民周刊記者歷時多日,實地探訪中國最大的童?;亍椑?,打開窺探童模行業(yè)的大門,揭開那些“童漂”背后的魔幻生活——沒有童年,沒有假期,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拍攝和一沓沓沾染著血汗和淚水的人民幣……暴利的童模行業(yè)背后,是急功近利的家長和被漠視的兒童權益。如果不盡快對處在法律邊緣的童模行業(yè)進行規(guī)范,它將異化為壓榨童模的“血汗工廠”。
當童星、童模、童工掙錢,可能就這么幾年,接受教育的機會、價值觀的塑造,卻是一輩子的事。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童年時的意外收獲,會在成年后以數倍的代價奉還回來。
被綁架的童模,該誰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