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英
(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醫(yī)院外二科,廣東東莞 523451)
一般情況下,意外性事故是導致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國的意外事故發(fā)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使得我國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的數量也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1]。而對于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的治療,臨床上通常采用的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因此,為了使患者的骨骼功能在術后可以盡早恢復,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具有深遠的意義[2]。本次研究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進行過治療的98例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為對象,并以此來探討疼痛護理對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現(xiàn)作如下報道。
1.1 基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的是98例在我院進行過治療(2015年2月-2017年2月)的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上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的診斷標準,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其中,有58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38.6±1.6)歲,然后按照隨機性分組原則,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49例)和研究組(4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性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是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后三方面的工作,術前要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疏導并做好常規(guī)化的手術準備;術中則要積極配合主治醫(yī)生的各項操作的進行;術后對患者實施按照醫(yī)囑給藥、飲食指導以及心理指導等一些常規(guī)化的護理措施。對于研究組患者,則在這些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疼痛護理,而疼痛護理主要是在術后同步進行的,為了可以更好地對患者實施疼痛護理,還需要對患者術后進行專業(yè)性的評估。而對患者的疼痛護理工作主要包括環(huán)境護理、物理鎮(zhèn)痛、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這四方面的內容。在環(huán)境護理上,要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整潔的病房,并定時對病房開窗通風,除了做好基礎的消毒處理外,還可借助紫外線消毒模式提高病房消毒效果,室內溫度最好維持在25oC-27oC之間,濕度則最好控制在65.0%-75.0%之間。還可以在病房擺放一些花草等綠色植物,不僅可以清新空氣,還可以對患者的身心起到一定的愉悅作用。在物理鎮(zhèn)痛上,需要護理人員在術后12 h內幫助患者翻身,并依情況對患肢進行適當的抬高,可在患者傷口周圍適當按摩,以此來緩解患者麻木感。在飲食護理上,禁止患者食用辛辣食品,為患者安排營養(yǎng)搭配合理的食物,幫助患者多攝取含維生素和鈣質較高的食物,從而有助于骨折部位的早日恢復。在心理護理上,主要是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并觀察其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疏導,幫助其樹立愉悅的心理情感,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地進行。
1.3 觀察指標 疼痛情況分為1級-4級,1級為無疼痛感,2級為疼痛感輕微,3級為疼痛感明顯,4級為疼痛感嚴重?;贖arris對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越好。然后分別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關節(jié)功能評分、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基于SPSS 17.0軟件進行,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 在疼痛情況上,對照組患者有2例患者1級,12例患者2級,31例患者為3級,4例患者為4級,而研究組患者有9例患者為1級,27例患者為2級,13例患者為3級,無4級患者,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疼痛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 經過將兩組患者從關節(jié)功能評分、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的觀察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據相關研究顯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如果可以在術后早期接受功能鍛煉的指導,這對預后效果的改善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復。而疼痛情況則對患者能否或者更好地接受術后早期鍛煉功能指導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影響[3]。假如患者術后的疼痛度有所減輕,那么患者肯定可以較早的進行功能鍛煉,同時還有利于好的心情狀態(tài)的保持,進而更加積極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促進骨折部位的早日愈合[4]。由此可見,疼痛護理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
表1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n(%),n=49]
表2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Mean±SD)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的是疼痛護理,疼痛護理主要分為四個方面的工作:環(huán)境護理、物理鎮(zhèn)痛、飲食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主要是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這對于患者愉悅身心的保持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物理鎮(zhèn)痛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采取按摩的手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帶來的折磨。飲食護理主要是對患者的食物種類加以控制,鼓勵患者多食用有利于骨折恢復的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心理護理主要是對患者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進度,促進其骨折部位的恢復[5]。結果顯示,對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相比,采取疼痛護理的研究組患者不僅疼痛情況有所減輕,關節(jié)功能評分情況增高,而且在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上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急診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情況,促進患者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還可以極大地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