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山
今年三月,春季高考結束,我受老媽委托,幫親戚家的弟弟打聽學校。
弟弟在初中時比較貪玩,結果與普高擦肩而過,念了中職。
中職類似于高中,只不過,除了文化課,弟弟還要修習土木工程方面的專業(yè)技能。他主要學習測量專業(yè)。上專業(yè)課的日子,是他此生到目前為止,最為黑暗的時光——是真的黑,在烈日下被曬得烏漆墨黑,黑到不敢夜里出門,擔心發(fā)生交通事故。
他算是不錯,不像多數同學那樣糊里糊涂過日子。高一高二,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參加市里的技能大賽。只要能在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就能獲得保送本科的機會。他實在是太在乎這個機會了,于是在其他同學旅游、泡網吧的時間里,他都在為大賽做準備。
參加了兩屆,兩屆都是二等獎,他說自己夠二的,真后悔浪費那么多時間參加比賽,真羨慕那些一有空就出去旅行的同學啊,兩年的時間,得少去多少地方,少看多少風景。
我有些嚴肅地打斷他:“我不太喜歡你這樣。沒有達到目標,并不等于一切都是徒勞?!?/p>
他也不是特別想聽我說教,敷衍地點點頭,以期我能在他的沉默中早些閉嘴。然后他像是想到什么似的,說,按照升學路徑,他在大學也只能選擇與中職階段對口的專業(yè),他可能要去學工程造價,可是他一點都不喜歡,他更喜歡室內設計,這比較藝術。
我之所以還有點喜歡跟他聊天,是覺得在同齡人中,他算是生涯意識得到自我喚醒的那種人,也就是說,他起碼知道自己要學習的專業(yè)是干什么的,適不適合自己,以及,自己內心更喜歡學什么、拿什么作為未來的職業(yè)。
不過,為什么要被專業(yè)限制住自己的擇業(yè)呢?我一向厭惡一考定終身的說法。
好多年前(不暴露具體年齡了),我通過藝考考上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但我很快發(fā)現:1.影視圈水太深了,極難出頭;2.影視行業(yè)辛苦得有點過分了,與我對生活狀態(tài)的想象相差太遠。索性,我調整了自己的理想,從成為一名劇作家,變成了一名作家。那之后,我開始寫非常多的小說,發(fā)表在非常多的雜志。后來,為了更好地寫稿,我又開始給雜志做編輯。
結果你的人生完全跑偏了。弟弟毫不寬容地直戳真相。
我汗顏,沉默,說了一句“關你屁事”,暴力挽尊。
認真說起來,我并沒有跑偏(這聽起來很像一個倔強成年人不肯認輸的尊嚴自救)。這一次次的調整,既是試探,也是修正。調整后,之前所積累的一切都不會白費,它們會共同構建、完善你的審美、技能和三觀。
就像是我關注的一名博主所說:“為什么有人可以同時做好很多事情,因為他們擅長構建協(xié)同效應。比如,我所從事的專業(yè)領域是活動運營,我所做的公眾號寫的書發(fā)表的演講,都是在倒適我自己補充和完善活動運營領域的理論知識?!?/p>
除了日常工作,我還在自學心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社群運營和生涯規(guī)劃。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幫助我更深刻地了解人,以及更深入地寫作。
我還是那個熱愛寫作的男孩子鴨!嘎嘎。
最近,弟弟家在裝修新房。把博主的觀點分享給他,囑咐他好好學習大學專業(yè)的同時,我也鼓勵他成為這個裝修項目的操盤手。他愛好室內設計,這很好,搭配上工程造價的專業(yè)訓練,他只會做得更好。
朋友們,每個六月都是一群人崩潰的時刻,不止是高考,還有志愿填報。與其認為大學專業(yè)會定義你的終身,倒不如多花點時間思考,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越肯花時間深扒自己,就越明白目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