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芳
魚丸是溫州十大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享譽海內(nèi)外的溫州名小吃。
生長在魚米之鄉(xiāng)的父親對魚情有獨鐘,自然也能將魚做出各種花色——水煮、香煎、糖醋、紅燒、清蒸、煲湯……不一而足,其中,最令我懷念的就是他做的魚丸湯。
要做出地道的魚丸,程序并不簡單,但父親卻樂在其中,絲毫不會感覺繁瑣,他總會在打算做魚丸的當(dāng)天攜著個竹籃到附近的菜場轉(zhuǎn)悠,從第一家魚攤轉(zhuǎn)到最后一家,聞聞這家的魚是否新鮮,瞧瞧那家的魚眼睛是否賊亮,問問這家的魚是從哪里撈上來的,他買魚時的那股認真勁兒著實令人欽佩。他就這樣一絲不茍、往來反復(fù)、貨比三家,整整花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只為了最后能選取出一兩條新鮮上好具有嚼勁的馬鮫魚,而后欣欣然拎回家,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就知道中午將嘗到百吃不厭的魚丸湯了!
接下來,父親就忙活開咯!只見他先剖開魚的肚子,掏出魚鰓和內(nèi)臟,在水龍頭下將魚里里外外反復(fù)沖洗干凈,而后小心翼翼地挑去魚刺,仔仔細細地切成細條,再慢條斯理地用刀刮成魚茸,最后將這些刮出來的魚茸用酒、鹽和味精浸漬片刻,加入番薯粉,拌入姜絲、蔥末均勻混合。其間,父親不斷地用手揉搓,直至魚肉如皮球般極富彈性才算大功告成。
父親告訴我們說:唯有反復(fù)揉搓,做出來的魚丸才不至于散架,也才富有嚼勁。一切準備就緒,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鍋里注入適當(dāng)?shù)乃?,待水燒開,就可以將魚肉用手指捏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摘到沸水鍋里,等到它們一個個都探出可愛的不規(guī)則小腦袋便預(yù)告著可以出鍋了,再用笊籬撈起,即成了遍體透明、瑩白無瑕的魚丸。只見它們沉浸在事先準備好的盛滿清湯的碗里,款款而動,那股混雜著生姜味的魚香早已讓我心旌蕩漾、垂涎欲滴……我真想馬上鼓動腮幫大快朵頤一番。
“小心燙到嘴”,父親一邊阻止,一邊嗔怪,又忙不迭地在清湯中加入一小勺胡椒粉,放幾撮蔥末,倒幾滴陳醋,用勺子攪拌一下,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魚丸湯就足以讓我們這幫吃貨饕餮一番咯!我對父親的呵斥置若罔聞,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湯勺,舀起幾顆魚丸便往嘴里送,剛碰到嘴唇,就感覺嘴唇像被火燒灼一般的疼,我不得不停止繼續(xù)推送的動作,心不甘情不愿地用嘴巴使勁呼呼吹氣,欲快速將魚丸湯吹涼,好能盡早大飽口福。
在我的不斷努力下,魚丸伴著美味可口的湯汁終于得以順利入口。首先進入口舌的便是湯汁,那湯汁的味道已經(jīng)足以讓我心里蠢蠢欲動的饞蟲大聲叫好,隨后品嘗到的便是那晶瑩粉嫩的魚丸,我咂吧著嘴巴使勁咀嚼,只感覺它松緊有致,柔韌Q彈,不禁令我拍案叫絕,連連豎起大拇指給父親點了好幾個大大的“贊”。
可歲月流逝,父親已漸漸地衰老,變得步履蹣跚、反應(yīng)遲鈍,再也無法做出當(dāng)初那碗令我們垂涎欲滴的魚丸湯了!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