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建,楊 君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分院,江蘇 淮安 223002)
在心血管內科,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該病的發(fā)生率也呈現(xiàn)遞增的趨勢,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在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的臨床治療中,抗凝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卒中的發(fā)生率,但現(xiàn)階段我國抗凝治療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在臨床使用中與指南推薦中有著較大的差異。本次在我院心血管內科病房中選取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的患者一共80例,探討了心血管內科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的住院患者行抗凝治療有效性,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在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心血管內科病房中選取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的患者80例,患者年齡40~83歲,平均(67.14±9.72)歲。男4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排除標準:①排除所有心臟血運重建或行其他心臟手術治療過的患者;②超聲檢查中確診為心臟瓣膜病者;③存在房室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史者;④合并嚴重肝、腎等其他臟器疾病者;⑤存在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收集患者基礎信息、用藥情況、抗凝治療期間的國際標準化比率(INR)監(jiān)測結果,INR達標為結果在2.0~3.0。實施出血評分、卒中評分,出血通過HAS-BLED評分標準進行評價,卒中通過CHA2SD2-VASc評分標準進行評價。
本研究運用SPSS 25.0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率用(%)表示,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形式表示,數(shù)據(jù)間差別用“P”表示,統(tǒng)計學顯著檢驗標準表示P<0.05。
此次所選80例患者,20例患者進行單藥的抗凝治療25.00%;42例患者進行抗血小板的治療52.50%;18例患者結合抗栓治療22.50%;16例患者沒有行抗凝治療17.50%。在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中有12例應用了華法林,1例應用新型口服的抗凝藥治療,在12例接受華法林抗凝治療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INR達標。
此次所選的80例患者中,卒中CHA2SD2-VASc評分為0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4.43%,評分為1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7.25%,評分≥2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5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血HAS-BLED評分<3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70.00%,評分≥3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1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此次所選患者抗栓后出現(xiàn)卒中或出血而住院,出現(xiàn)血栓的患者有3例,其中1例為接受華法林抗凝治療的患者,另外2例為沒有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出血的患者有2例,2例都沒有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
表1 卒中、出血評分與抗栓方案選擇分析 [n(%)]
在臨床上,非瓣膜病心房顫動屬于一種快速、無序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心房顫動引發(fā)卒中的獨立且危險的因素,相關文獻報道[1]中指出,65歲及以上人群中,心房顫動的發(fā)生幾率約為5%,超過80歲的人群中,心房顫動的發(fā)生幾率為約10%。目前,臨床治療心房顫動的重點主要是預防卒中的發(fā)生,抗凝治療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有數(shù)據(jù)[2]顯示,國內基層醫(yī)院中的心房顫動患者接受抗凝治療的比重僅在10%以上。有學者[3]研究中指出,合適劑量的華法林能夠安全用于各年齡段患者的治療中,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與阿司匹林等藥物沒有明顯差異;且其對于患者房顫卒中的預防效果優(yōu)于阿司匹林等藥物。此次研究顯示,80例患者中,卒中CHA2SD2-VASc評分為0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4.43%,評分為1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7.25%,評分≥2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5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血HAS-BLED評分<3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70.00%,評分≥3分的患者抗凝治療率為1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此外,不少患者不會選擇華法林治療,考慮是醫(yī)生對于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華法林了解程度有所不足;在對大部分患者的治療中,均沒有采用卒中風險評估與出血風險評估來進行臨床指導,由于擔心患者出現(xiàn)出血等并發(fā)癥,而選擇了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來代替治療。加之,使用口服華法林進行治療需要定期抽血檢查患者INR指標,出于監(jiān)測不便以及患者依從性較差等因素而沒有選擇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本次研究顯示,出現(xiàn)血栓的患者有3例,其中1例為接受華法林抗凝治療的患者,另外2例為沒有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出血的患者有2例,2例都沒有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
綜上,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臨床治療主要采取抗血小板和抗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