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煜
一、信息失靈概說
在人類社會中,幾乎每一個生產活動都需要實施者作出決策,正確的決策有賴于良好的決策機構、科學的決策方法以及充分的決策信息,三者缺一不可。決策中的信息根據每一項決策活動的具體需要,為正確決策服務提供情報與消息,決策中的信息具有時效性、系統(tǒng)性、機密性的特點。在一個決策的過程中,從問題診斷、目標確定開始,一直到方案的擬定、評選,都需要相應的信息支持,決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個信息的收集與處理過程。
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對稱、信息不準確使得信息失靈必然在交易市場中發(fā)生。
信息失靈增加交易成本、導致市場萎縮甚至消亡、信息失靈還會加劇市場的道德風險。
二、經濟法制度規(guī)制信息失靈
(一)信息失靈的制度規(guī)制
與計劃體制中的信息失靈導致計劃失敗不同,市場體制的信息失靈直接導致了市場對制度的需求,且不同的失靈形式導致本來不同的制度形式和內容。制度對信息失靈的克服主要從增加信息供給和減少信息需求兩個層面上展開,信息供給的增加有公力和私力兩種途徑,公力路徑主要是指政府的直接提供,私力路徑主要是指市場主體的直接提供。減少信息需求的制度或是繞開了信息問題,或是向市場主體提供一種信息含量大的高度濃縮信息。布瓦索認為,制度代表一種長期的集體投資,旨在降低社會交換的信息成本;科斯羅夫斯基認為,信任能降低交易成本,能夠把囚徒困境轉變?yōu)橐环N自信的游戲;在信息的交換過程中, 信任這一因素都是雙方所看重的。因此建立相應的信任體制, 對于市場交易的雙方都有一種約束, 當一方出現(xiàn)不誠信行為時, 獲得利益的同時必將失去更多的收益。面對信息不對稱等不利于市場發(fā)展的問題, 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去解決, 否則必經導致市場的不公正運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市場會出現(xiàn)一些具有彌補性的制度, 去降低信息失靈的影響, 提升市場運行的效率。利用政府職能規(guī)范市場是最有成效的一種制度,公權介入后而產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 這種政府介入的行為, 就是相關經濟法在起作用。
(二)經濟法規(guī)制信息失靈的必要性及優(yōu)勢
一樁買賣或一個市場一旦陷入信息失靈,自行恢復的可能性都很低,就如每個市場都會發(fā)生的信息不充分或信息不對稱,交易雙方的協(xié)商都很難有所成效,信息優(yōu)勢和劣勢的不對稱必然存在,那么協(xié)商要能夠達成并有效執(zhí)行的互利基礎無法建立在這種差距之上,對信息優(yōu)勢者而言,他不會主動提供,甚至會盡量避免提供信息,因為提供信息會使其喪失其處于優(yōu)勢地位可能獲取的超額利益;對于信息劣勢者而言,他必須自行承擔額外的信息成本,動用可能的資源自行收集信息,這種不充分、不對稱的信息障礙的存在可能導致交易不能成就,這種交易的不能達成對交易雙方都會是付出了成本的損失。實際情況中的交易為了被促成,信息優(yōu)勢主體可能會主動提供信息,劣勢主體也有可能較為方便地收集信息,但交易往往越趨向于達成,雙方的讓步行為越有可能停止,通過私力自身很難解決信息失靈的桎梏。這使政府作為一種干預主體介入對信息失靈問題進行干預成為必要。
首先政府擁有壟斷性的強制力,因此可以運用其公力主體地位的強制力讓私權主體,尤其是信息優(yōu)勢主體提供信息,因為地位與之平等的私權主體自身不可能強行要求對方作出說明,這種強制力的存在事實上克服了信息優(yōu)勢主體和劣勢主體之間不能達成信息提供協(xié)定的缺陷,使雙方無須就信息提供問題達成任何協(xié)議也能使信息劣勢主體得到救濟,這種強制力的運行只能由政府合法行使。其次政府作為公共組織,對于信息失靈現(xiàn)象的克服擁有獨特的綜合信息能力,其綜合信息收集能力及處理能力要強于私權主體,更重要的是在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的過程中政府可以是不直接追求利潤的,信息的初步整合由于政府的稅收必然能有效降低信息成本,政府直接地提供信息使社會群體廣泛獲益,信息成本會因政府的介入本質降低甚至無償。最后,政府權威的存在使其公開提供的信息自帶公信力,政府因此對其提供的信息只須承擔較輕的自我證實責任,其自我證實成本也很低,民眾也更樂意接受這些信息。
三、經濟法規(guī)制信息失靈的獨特能力
(一)經濟法獨特的法律性質
經濟法解決信息失靈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提供眾多信息,降低信息的搜集成本,從而降低企業(yè)之間的市場交易成本,提升整個市場的交易效率及盈利能力,為市場的繁榮提供保證。經濟法自從產生就與如民法一類的私法是不一樣的,經濟法有時會被視作為民法的補充,但經濟法具有其獨特的法律性質。比如私法一般提供形式公平,而經濟法則提供一定限度內的實質公平;私法一般界定的是私權主體之間的利益,規(guī)范私權主體之間的交易行為,但它不直接對私權主體行使權利進行服務,也不對私權主體自身進行限制,而經濟法則既對處于弱者的私權及其主體進行服務,并不是代替市場主體作出決策,而是通過信息服務等方式促進市場主體做出正確的決策,又對處于強者的私權及其主體進行限制。從這個角度說,經濟法是通過抑強扶弱來提供實質公平的。
《合同法》第3條的平等原則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痹诮灰字?,雖有合同法的這一規(guī)定,但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對稱、信息不準確等因素的干擾,合同當事人之間在事實上、在信息優(yōu)劣勢上、在利益關系中都是不平等的,這種不平等會影響到交易的效率、公正性等,而針對這種信息失靈引發(fā)的特殊的不平等的問題,《合同法》由于其自身的功能特點沒有也無法作出任何的涉及,就必須要借助經濟法獨特的力量。經濟法可以通過限權、服務等方式提供實質公平,從而在實質上保障交易的公平性。所以就市場的維持、交易的保障問題而言,并不是一般私法都能完全覆蓋的,它必須要經濟法的作用。在信息失靈現(xiàn)象的克服問題上,經濟法最能體現(xiàn)其全面的服務功能和限權功能,它通過直接提供信息服務于私權,通過賦予信息優(yōu)勢主體的信息披露義務而實現(xiàn)對其限權,才能盡可能實現(xiàn)交易雙方在交易前、交易過程中的實質上的地位平等。
(二)經濟法的定位與結合作用
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理念作為經濟法的基本理念被確立,在經濟法的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大政府對經濟法社會本位理念的深入,使政府能夠將社會本位理念作為介入規(guī)制的指導理念,優(yōu)先考慮社會利益,制定出來的公共決策才回更加符合市場需要,也能更加準確地反應市場運行的經濟規(guī)律,能進一步地預防和克服信息失靈現(xiàn)象。經濟法在克服信息失靈現(xiàn)象中固然發(fā)揮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發(fā)揮作用的同時也應當注重與其他部門法的結合,在政府干預市場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法律支持,單靠經濟法這一個部門法也無法完成,市場的維持、交易的保障不僅僅只需要經濟法發(fā)揮重要作用,也需要民法解決觸及私權的問題,需要行政法解決公私權利糾紛的問題,需要刑法解決觸及犯罪的問題。在規(guī)制信息失靈現(xiàn)象的過程中應認定并明確經濟法的重要定位,再結合借助其他部門法的力量,注重與其他部門法合作的重要性。
(三)經濟法規(guī)制信息失靈的路徑分析
1.正面認可信息價值
對市場信息不充足的情況,區(qū)分信息利用類別,需要有一個提供各種信息的機構組織,幫助信息劣勢者進行市場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即利用經濟法給市場交易以指導,讓交易主體著眼于生產價值,而不是浪費支出在可以不必要的信息成本上,達到雙方交易的對等性。如《證券法》中的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經營者的信息提供義務等,以法律的形式賦予市場主體說明的義務,或直接收集、處理信息并向社會無償提供,如發(fā)布指導性計劃向市場主體提供信息等。又或者當市場的信息本身就成為一種交易對象進行流通時,市場進行的信息交換政府也要給予支持,提升信息生產、流通、利用的效率,使信息交易更加符合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給信息的生產者、收集者、分析者提供利益,也是間接提升市場交易效率的做法,政府對信息價值的認可,也是對交易雙方價值的認可,對交易效率的重視。
2.加強管控信息傳播
當市場中存在的不正確信息太多必然會導致交易效率下降,產生嚴重的誤導性,虛假信息不是決策中可利用的信息,在市場中的傳播不但無法帶來正面利益,反而會加劇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對稱,進而導致信息不準確,為了降低虛假信息帶來的損失,經濟法必須阻止錯誤信息的生產與傳播,如在會計法規(guī)里嚴禁企業(yè)提供具有欺騙性質的信息,廣告法嚴禁不正常的宣傳,股票法嚴禁企業(yè)進行虛假信息的公布等多個法規(guī),政府也有義務,且只有政府有足夠的能力公布正確信息,為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加強管控信息傳播,及時阻斷錯誤信息的傳播能抑制虛假信息的生產,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市場需要經濟法規(guī)制以生產、傳播正確信息,避免信息不準確導致的惡果。
3.調整構建新價格制度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進行交易的價格體現(xiàn)所有和交易有關的買賣雙方的信息的情況下,交易才能最優(yōu)化,市場就能達到高效率,但應飛虎在《信息失靈的制度克服研究》中認為這是不現(xiàn)實的,他表示與買賣有關的信息不可能全部體現(xiàn)在價格中,價格制度因此也不可能構成經濟制度的全部。當市場并未陷入信息失靈時,價格沿著價格曲線進行波動,目前正常的市場運行情況也多以價格為導向進行,價格是市場交易的信號,但被扭曲的價格容易對市場形成誤導,比如壟斷、不正當競爭等行為就是影響了正常的經濟運行,相應的價格法等法規(guī)對于這些行為是命令禁止的,目前經濟法對市場的控制比較嚴格,可以保證市場的穩(wěn)定與健康發(fā)展,而進一步的調整構建新價格制度,主要是經濟法的功能,進行信息制度的創(chuàng)新,克服信息失靈,市場的高效率才有可能實現(xiàn)。(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