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衛(wèi)衛(wèi),黨海龍,杜林徽,尹 虎,崔鵬興,張 亮.
(1.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陜西西安 710075;2.陜西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富縣采油廠,陜西延安 727500; 3.陜西省二氧化碳封存與提高采收率重點實驗室,陜西西安 710075)
H8井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二級構造單元陜北斜坡南部,該構造內部結構簡單,為一西傾單斜,傾角一般小于1°,局部地區(qū)發(fā)育鼻狀隆起構造[1-3]。工區(qū)主要含油層系為三疊系延長組長6油層組,主要為三角洲前緣亞相沉積,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發(fā)育,為主力儲集砂體,該區(qū)長6儲層屬于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滲透儲層,較強非均質性及孔隙結構的復雜性給區(qū)塊開發(f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此本文利用最新的分析化驗資料,采用鑄體薄片、物性試驗、掃描電鏡、壓汞等分析測試方法[4-5],實現(xiàn)了長6油層組巖石組分、微觀孔喉、孔滲特征等參數(shù)的定量表征,為區(qū)塊進一步勘探及有效開發(fā)提供技術支持。
工區(qū)長6儲層碎屑主要以長石、石英為主,其中長石占碎屑總體積的27.5%~58.0%,平均45.1%;石英以單晶石英為主,占總體積的15.0%~42.0%,平均26.4%;巖屑占總體積的7.0%~18.5%,平均11.5%(表1)。砂巖巖石類型主要為灰色、深灰色細粒長石砂巖,含少量的巖屑長石砂巖,砂巖成分成熟度較低(圖1)。
表1 H8井區(qū)長6巖樣成分Table 1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C6 samples in H8 area
圖1 H8井區(qū)長6油層組砂巖組分Fig.1 Sandstone components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通過對工區(qū)10口井長6段26塊巖樣成分進行分析統(tǒng)計可知(表1),填隙物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4.0%~18.0%,平均10.4%。填隙物主要以膠結物及泥質雜基的形式存在,其中長61小層膠結物(體積分數(shù)為7.3%)以鐵方解石(體積分數(shù)為3.6%)和綠泥石膜(體積分數(shù)為1.3%)為主;長62小層膠結物(體積分數(shù)為7.1%)以硅質(體積分數(shù)為3.4%)和鐵白云石(體積分數(shù)為2.3%)為主。
根據(jù)工區(qū)鑄體薄片等資料統(tǒng)計表明,長6油層組儲層砂巖類型以細砂巖及粉砂巖為主,同時有少量的中-細砂巖及中砂巖,粒徑主區(qū)間集中在0.08~0.25 mm之間,顆粒分選中等-較好,但磨圓度相對較差,多為棱角-次棱角狀,少量為次圓狀;顆粒之間以線接觸為主,局部為點接觸、凹凸接觸,膠結類型主要以接觸式和孔隙式膠結為主,總體上結構成熟度屬于中等-差。
儲層物性特征參數(shù)主要指巖石的孔隙度及滲透率,其是影響儲集層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6-8]。根據(jù)工區(qū)巖心分析資料可知(表2),長6小層巖心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圍4.1%~12.2%,平均7.9%,巖心分析滲透率主要分布在0.004×10-3μm2~0.98×10-3μm2,平均0.14×10-3μm2。根據(jù)儲層孔隙度、滲透率劃分標準[9-10],研究區(qū)儲層為特低孔、超低滲透儲層。工區(qū)長6油層組巖心分析孔隙度與滲透率之間基本存在正相關關系(圖2),孔滲關系較為復雜。
表2 H8井區(qū)長6物性參數(shù)統(tǒng)計Table 2 Physical property stastics of C6 formation in H8 area
圖2 H8井區(qū)長6孔隙度與滲透率關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通過巖心鑄體薄片、掃描電鏡,壓汞曲線等分析,詳細描述儲層孔隙、喉道類型和孔隙結構的類型及特征。
長6儲層孔隙類型按照成因分為原生孔隙及次生孔隙。其中原生孔隙主要以殘余粒間孔為主,次生孔隙主要以溶蝕孔為主。殘余粒間孔占總孔隙類型百分比最大,分布范圍0.2%~5.0%之間,平均2.33%,平均面孔率為3.35%,占總面孔率的53.3%;溶蝕孔分布范圍0.1%~2.0%之間,平均0.80%;長6儲層孔隙孔徑變化區(qū)間為10~100 μm,平均33.9 μm,孔徑較小。
(1)原生孔隙。
工區(qū)長6儲層原生孔隙主要包括殘余粒間孔及填隙物內微孔隙。殘余粒間孔為長6儲層的主要孔隙類型,薄片觀察得出,直徑在10~50 μm之間,整體呈孔隙式充填,未被充填的粒間孔多呈三角形或多邊形,孔隙邊緣整齊平直,填隙物主要為方解石、濁沸石及薄膜式膠結的綠泥石(圖3A、3B),這類粒間孔孔徑較大,連通性好;此外可見石英與長石加大的硅質膠結(圖3C),石英、長石多呈自形狀生長充填使得殘余粒間孔隙孔徑變小,連通性變差。同時,基質內微孔也是原生孔隙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類孔隙經(jīng)過壓實作用改造后大部分消失,僅小部分分布于泥質含量較高的粉細砂巖中(圖3D),孔隙個體小,分布不均勻且連通性較差。
圖3 H8井區(qū)長6儲層主要孔隙類型Fig.3 Pore types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2)次生孔隙。
工區(qū)長6儲層次生孔隙主要包括溶蝕型孔隙及微裂縫(隙)。溶蝕粒間孔較為發(fā)育(圖3E),溶解組分主要為長石及方解石,此外還有云母、巖屑及粘土礦物等,被溶蝕的礦物顆粒邊緣不規(guī)則,基本呈現(xiàn)港灣狀,該類次生孔隙對儲層連通性有一定貢獻。溶蝕粒內孔多見于長石、云母和部分巖屑內,長石溶蝕粒內孔相對發(fā)育,工區(qū)內主要發(fā)育沿長石的解理縫溶蝕孔,溶蝕粒內孔常見與溶蝕粒間孔隙伴生分布,且互相連通,但分布很不均勻。微裂縫(隙)主要指顆粒間縫隙和云母碎屑、長石碎屑的解理縫(圖3F),微裂縫可以連通粒間孔及粒內孔,對儲層孔隙具有積極作用。
工區(qū)長6儲層喉道主要以片狀和彎片狀喉道、管束狀喉道為主,喉道細小,形狀不規(guī)則,綠泥石膜充填或基質中的微孔組成(圖3B、3D),該類喉道孔隙小,滲透率低,因此造成原油滲流過程中出現(xiàn)卡段及繞流現(xiàn)象[11],同時也會形成“死油區(qū)”。
分析工區(qū)內巖心樣品的壓汞及毛管壓力數(shù)據(jù),將工區(qū)長6儲層劃分為三大類(圖4、表3)。Ⅰ類儲層為低門檻壓力-高進汞飽和度型,毛管壓力曲線表現(xiàn)為“S”型,孔隙尺寸較均勻,門檻壓力相對較低,平均在0.9~1.2 MPa,排驅壓力分布范圍0.9~3.3 MPa,平均喉道半徑0.14~0.25 μm,分選系數(shù)0.1~1.1之間,分選較好,中值壓力分布范圍4.2~9.2 MPa,中值半徑為0.09~0.18 μm,最大進汞飽和度83.0%以上,退汞效率25.8~36.6%;以上參數(shù)反映儲層微小孔隙連通性較好,孔隙度7.0%~11.8%,滲透率0.14×10-3μm2~0.36×10-3μm2,屬于目的層優(yōu)質儲層。
圖4 H8井區(qū)長6儲層毛管壓力曲線Fig.4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表3 H8井區(qū)長6儲層孔喉結構分類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pore-throat structure of C6 formation in H8 area
Ⅱ類儲層為中門檻壓力-中進汞飽和度型,門檻壓力1.0~2.5 MPa,排驅壓力分布范圍3.4~6.7 MPa,平均喉道半徑0.08~0.15 μm,分選系數(shù)0.8~2.0之間,分選一般,中值壓力分布范圍6.8~33.5 MPa,中值半徑為0.05~0.09 μm,最大進汞飽和度55.0%~83.0%以上,退汞效率18.9~24.0%;以上參數(shù)反映儲層微小孔隙連通性一般,孔隙度5.9%~10.5%,滲透率0.12×10-3μm2~0.19×10-3μm2,屬于目的層一般儲層。
Ⅲ類儲層為高門檻壓力-低進汞飽和度型,門檻壓力>2.5 MPa,排驅壓力分布范圍4.2~8.2 MPa,平均喉道半徑0.04~0.09 μm,分選系數(shù)1.2~3.3之間,分選相對較差,最大進汞飽和度38.0%~55.0%以上,退汞效率21.0%~25.9%;以上參數(shù)反映儲層微小孔隙連通性較差,孔隙度5.1%~6.9%,滲透率0.08×10-3μm2~0.12×10-3μm2,屬于目的層較差儲層。
原始礦物組成和其結構是低滲透儲層物性參數(shù)的重要影響因素,從本質上而言依然是沉積作用的影響,不同沉積環(huán)境下儲層巖性不同,進而導致儲層物性也不相同[12-13]。本次研究的H8井區(qū)長6油層組主要發(fā)育三角洲前緣亞相沉積,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為主力儲集砂體,物源主要來自北東及西南兩個方向,且工區(qū)西南部水下分流河道砂體發(fā)育較好。目的層砂巖主要以長石砂巖為主,成熟度較低,在河道砂體后期形成過程中,巖屑組分中的塑性顆粒容易發(fā)生變形[6],隨著埋深的增大,使得砂巖變得易于壓實,造成儲層孔隙度變差,當巖屑含量從7%增大到18%的過程中,儲層孔隙度由14%下降到8%左右,下降幅度明顯(圖5A)。同時砂巖中填隙物含量也回造成儲層砂巖原生粒間孔隙減小,當填隙物含量從6%增大到20%的過程中,儲層孔隙度由13%下降到9%左右(圖5B)。研究區(qū)沉積物經(jīng)過遠距離搬運后砂巖顆粒結構偏細,以細粒結構為主,平均粒度中值僅0.12 mm,沉積過程中水下分流河道砂巖顆粒最粗,水下天然堤次之,水下分流河道間砂巖顆粒最細,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砂巖粒度中值越大,孔隙度及滲透率參數(shù)屬性越高,呈正相關關系(圖5C、5D)。統(tǒng)計工區(qū)目的層不同沉積相帶下巖心孔、滲參數(shù)值可以得出(表4),沉積相帶對儲層物性起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體儲層物性較好,水下天然堤次之。
圖5 H8井區(qū)長6儲層物性參數(shù)與巖屑含量、填隙物、粒度中值關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debris content, chink, median grain diameter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表4 H8井區(qū)長6油層組不同沉積微相下儲層物性參數(shù)表Table 4 Physical property stastics of different microfacies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工區(qū)長6儲層砂巖成巖作用主要包括壓實壓溶、膠結及溶蝕作用三大類[14],其中壓實及膠結作用對儲層物性起到破壞作用,而溶蝕起到建設性作用。
(1)壓實壓溶作用。壓實是導致儲層原生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石英顆粒的抗壓強度最強,長石次之,巖屑最差[15]。工區(qū)長6儲層碎屑組分中長石占碎屑總體積的45.1%,石英為26.4%,巖屑為11.5%,長石及巖屑含量高,結構成熟度較低,造成長6儲層壓實作用較強。鑄體薄片資料顯示碎屑顆粒磨圓度差,以線接觸為主,少量為點接觸、凹凸接觸;柔性碎屑顆粒,如泥巖巖屑、云母等塑性顆粒因壓實造成彎曲,假雜基化(圖3B);脆性顆粒,如石英、長石等受應力作用發(fā)生脆性破裂,小的碎屑顆粒被嵌入到大的孔隙中,使得原本點接觸形式變?yōu)榫€接觸,造成原生粒間孔隙較小(圖3F);壓溶作用使得儲層顆粒邊緣呈現(xiàn)港灣狀溶蝕邊,顆粒之間多呈現(xiàn)凹凸或縫合接觸,造成原生孔隙減小,主要以石英及長石次生加大為主(圖3C)。
(2)膠結作用。膠結作用是影響儲層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成巖階段早期,膠結作用可以避免強烈的壓實作用造成的原生孔隙被大量充填,在成巖作用晚期,膠結作用固化碎屑顆粒使得儲層孔隙變小,造成儲層物性變差[13]。工區(qū)長6儲層膠結物主要為碳酸鹽巖、粘土礦物及硅質,其中碳酸鹽膠膠結為儲層主要膠結類型。
碳酸鹽巖膠結物主要為鐵方解石、鐵白云石,它們既充填于原生粒間孔隙,也充填與溶蝕的次生孔隙中(圖3A、3E),使得儲層物性變差。同時,碳酸鹽巖溶蝕程度弱,鐵方解石的析出比方解石晚,主要為基底式及孔隙式膠結,部分以交代長石的形式存在,鐵白云石析出時間最晚,通常為交代鐵方解石析出。從碳酸鹽巖含量與儲層物性關系曲線可以得出(圖6):當碳酸鹽膠結物含量<5.0%時,儲層孔隙度只要分布在6.0%~14.5%之間,滲透率分布在0.06×10-3~2.5×10-3μm2之間,當碳酸鹽膠結物含量>5.0%時,孔隙度及滲透率隨碳酸鹽膠結物含量的增高而明顯降低,這主要是由于碳酸鹽膠結物主要形成于晚成巖A-B期,晚于粘土膠結物及硅質膠結物充填在殘余粒間孔及溶蝕孔隙中,因此碳酸鹽膠結是造成長6儲層物性較差的主要原因。
圖6 H8井區(qū)長6儲層碳酸鹽巖膠結物含量與物性關系曲線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ate cement and properties of C6 reservoir in H8 area
(3)溶蝕作用。溶蝕作用可以在儲層中形成大量的次生孔隙,對儲層物性起到建設性作用。工區(qū)長6儲層溶蝕作用以長石溶蝕為主,巖屑溶蝕次之,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可知,長石溶蝕作用發(fā)生在顆粒表面及其內部,主要沿解理縫溶蝕,溶蝕作用有強有弱,工區(qū)長石溶蝕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長石、巖屑等不穩(wěn)定顆粒直接溶解形成溶蝕粒內孔隙(圖3F),二是長石、巖屑等顆粒先被碳酸鹽礦物交代,后交代物發(fā)生溶解形成的溶蝕粒內孔及粒間孔(圖3E)。
(1)工區(qū)長6儲層巖石類型主要為細粒長石砂巖,顆粒分選中等-較好,磨圓度較差,顆粒之間以線接觸為主;填隙物主要為膠結物及泥質雜基,體積分數(shù)平均10.4%;儲層平均孔隙度7.9%,平均滲透率0.14×10-3μm2,為特低孔、超低滲透儲層。主要發(fā)育殘余粒間孔隙及溶蝕次生孔隙,喉道類型以片狀和彎片狀喉道、管束狀喉道為主,喉道細小,形狀不規(guī)則,孔喉結構復雜。
(2)根據(jù)壓汞數(shù)據(jù)及毛管壓力曲線數(shù)據(jù)將長6儲層劃分為三種類型:Ⅰ類為低門檻壓力-高進汞飽和度型,Ⅱ類為中門檻壓力-中進汞飽和度型;Ⅲ類為高門檻壓力-低進汞飽和度型。Ⅰ類儲層是目的層最優(yōu)儲層,Ⅱ類次之,Ⅲ類最差。
(3)H8井區(qū)長6油層組儲層特征受沉積物源及成巖作用多因素控制,其中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儲層物性最好,水下天然堤次之。工區(qū)成巖作用主要包括壓實、膠結及溶蝕作用,其中膠結作用以碳酸鹽膠結為主,其對儲層物性起破壞性作用,溶蝕作用以長石溶蝕最為普遍,其對儲層物性起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