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浩
有這樣一種海鳥:明明長得很威武,卻頂了個帶“小”字的名號;大鳥的羽毛黑到發(fā)亮,威風凜凜,但小時候卻是個白毛球,看起來軟軟的。
有時在飛行時,雄鳥還會帶著一個“紅氣球”。
就是這么神奇。
物種名片
中文名:小軍艦鳥
拉丁學名:
體型:體長約1米,翼展約2米
食性:魚類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少量分布于南大西洋區(qū)域
飛行是個技術(shù)活
你可別因為名字而瞧不起小軍艦鳥,它張開翅膀后,翼展跟你家的床差不多長。
小軍艦鳥是非常善于長距離遷徙的鳥類,準確地說,是因為它太聰明。
你別看它腦袋小小的,但它懂得飛行的秘訣——借助氣流飛行。
當它遇到上升氣流的時候,就會借助氣流盤旋上升,達到一千米甚至幾千米的高空,然后從高處向遠處滑翔,以期遇到下一處上升氣流。所以,它的飛行差不多就像過山車一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雖然有點兒刺激,但并不用費多少力氣。
當然,如果不幸沒遇到上升氣流,那它就得自己扇著翅膀飛一會兒了。
探索新聞日報
在一次長達185天的追蹤記錄中,一只小軍艦鳥完成了從非洲馬達加斯加海域到東南亞的往返旅程,中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飛行總距離長達5萬千米,期間,這只小軍艦鳥只休息了3.7天!
漂亮的“紅氣球”
小軍艦鳥的雌鳥和雄鳥都有喉囊,但是雄鳥的喉囊是鮮紅色的,用來吸引異性。每當需要“秀肌肉”的時候,雄鳥就會“變”出“紅氣球”。只需要大約20分鐘,它就能把“氣球”吹得鼓鼓的,接著賣力地晃動著“紅氣球”,并且放聲鳴叫。
家有“小白球”
配對成功之后,小軍艦鳥夫婦很快就會有了自己的寶貝,它們會一起照看它們的“寶寶”——一枚白色的、漂亮的蛋。
小軍艦夫婦會輪流孵蛋,每3~6天輪崗一次。大約55天后,小軍艦鳥寶寶就出殼了。
這個非常漂亮的白色“毛球”會一點點長大, 4~6個月以后就會長出黑色的飛羽。
小軍艦鳥父母算是鳥類中照顧后代時間最長的父母,會一直照顧“小毛球”到一歲多,直到“小毛球”能獨立生活。
我可是“獨生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