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麗梅
人都有好奇心,演講的時候若能充分利用這一點,增加一些讓人感到意外的內(nèi)容,定能為你贏得聽眾的喝彩。下面,是三種簡單可行的方法。
反常理而行之。在一次歡送畢業(yè)生的晚會上,學校領導說:“同學們,再過36個小時,你們就要走出校門,踏上社會這個人生大舞臺了,此時此刻,我有很多話想對你們說。我本想祝同學們今后一帆風順的,但仔細一想,這樣說實在是不妥當?!彪x別之時說一帆風順太正常了,為什么“不妥當”呢?這一下,聽眾的興趣被激發(fā),急切想聽下文。演講者停頓了一會兒后,清了清嗓子說:“不妥當之處就在于,說人生一帆風順就如同祝某人萬壽無疆一樣,是一個美麗而又空洞的謊言。人生漫長,你們今后必然要經(jīng)歷許多艱難曲折,一帆風順的人生是不可能的,經(jīng)歷風吹雨打的曲折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边@樣的開場白,聽眾自然就被吸引了。
巧用誤解激發(fā)。國學大師季羨林深諳此法,在一次應邀為新入職教師做《如何成為名師》的講座上就用了此法。他一上講臺,就在黑板上寫下“何謂明師”四字,然后默不作聲。底下紛紛議論,以為他寫了錯字,甚至有個年輕的小伙子在臺下大聲發(fā)出了“友情提醒”:“是‘著名’的‘名’,不是‘明白’的‘明’?!奔玖w林見臺下一片喧嘩,這才笑著開口道:“我寫的就是‘明師’。在座的各位眼中只有‘名’,如何看得到‘明’?成了‘明師’,自然是‘名師’了。《論語》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做到一個‘明’字,這就是務本。做老師就是要做‘明師’——明明白白的老師,自己明白,把學生教得明白,這就是‘明師’。” 季羨林通過“錯字”做誘餌,吸引聽眾的參與,吊了他們的胃口,對演講的推進大有好處。
抖包袱。聽相聲時,人們常被抖包袱吸引,演講同樣也可以這樣。有位新校長上任時,就做了一次抖包袱的演講。他說:“來這兒當校長,我只帶了三件寶貝。哪三件寶貝呢?分別是一只碗、一張紙和一顆心。為什么說它們是寶貝呢?且聽我細細說來。” 聽完這樣的開場白之后,校長的“細細說來”你一定會有所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