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松
(上海環(huán)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為貫徹《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fā)〔2016〕31號)、《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關于防范建設用地新增污染的要求,落實目標責任主體,廣州省重點監(jiān)管企業(yè)與地方政府簽訂了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要求重點監(jiān)管企業(yè)在責任書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對生產區(qū)、原材料及廢物堆放區(qū)、儲存區(qū)、轉運區(qū)等重點區(qū)域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并根據(jù)排查情況制定整改方案。為此,企業(yè)委托第三方對場地開展土壤隱患排查工作并形成報告。在資料收集分析、現(xiàn)場勘查、人員訪談的基礎上,完成了本項目隱患排查工作,為后續(xù)企業(yè)制定土壤污染隱患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以及為今后場地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和土壤監(jiān)測提供基礎。
某化工廠于2010年建廠,占地面積約8萬m2,從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生產,被列入地方的土壤重點監(jiān)管單位名錄之中。建廠之前場地被海水覆蓋,后期回填、平整等工作由政府完成。自建廠以來該場區(qū)內的平面布置未發(fā)生較大的變化。主要工程內容見表1。
表1 某化工廠主要工程內容
本項目產品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主要工藝包括水合工藝、一段氧化、二段氧化、甲基丙烯酸(MAA)回收、酯化和廢氣廢液處理等工序來完成,生產工藝流程為原料抽余油(異丁烯含量>40%)通過水合反應,將抽余油中異丁烯水合為叔丁醇,再通過兩段氧化反應,一段氧化將叔丁醇氧化為甲基丙烯醛,二段氧化將甲基丙烯醛氧化為甲基丙烯酸(MAA)水溶液。隨后,采用萃取方法得到甲基丙烯酸(MAA),并進一步與甲醇酯化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提純后得到最終產品。
按照《重點企業(yè)隱患排查指南》的內容和要求,主要從原輔材料和產品儲運、生產裝置、污水處理、廢物儲存和處置幾個方面進行土壤污染隱患排查。
原輔材料的儲運包括液體儲罐(地上、地下和離地儲罐)、桶裝液體、儲存坑坑/塘、固體原輔材料的儲運,以及產品的儲運。儲存坑/塘風險最大,地下儲罐污染土壤的風險高于地上儲罐,直接接地的地上儲罐污染土壤的風險高于離地的地上儲罐。
儲罐較好的設計和管理方式:將儲罐放置于防滲設施內(如混凝土容器);給儲罐配置泄漏檢測裝置,并定期檢查泄漏檢測裝置;給儲罐配置陰極保護系統(tǒng),并定期檢查陰極保護系統(tǒng);采用雙層儲罐;給罐體配置溢流收集裝置;定期檢查儲罐進料口、出料口、法蘭、基槽和排凈口等重點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等。
桶/袋裝物質的存儲較好的設計和管理方式:設置專用倉庫儲存化學品,具有較為完善的防風、防雨、防泄漏措施,按照類別分區(qū)存放;使用合適的特殊包裝,放置包裝的區(qū)域保留有防滲下墊面;液體化學品放置防泄漏托盤上,或儲存區(qū)域設有泄漏收集溝;有專門人員定期巡檢化學品儲存的情況等。
生產加工裝置較好的設計和管理方式:將裝置放置于防滲設施內(如混凝土容器);地上生產裝置設置防泄漏圍堰,并定期檢查裝置(特別是四壁)及下墊面;裝置配置泄漏檢測裝置,并定期檢查;定期檢查裝置進料口、出料口、法蘭、基槽和排凈口等重點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等。
污水處理設施較好的設計和管理方式:污水收集、處理與排放的管道材質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提高管線材質等級,進行施工期監(jiān)理;污水處理裝置和管線定期檢查和維護;定期廠區(qū)內土壤和地下水監(jiān)測;污泥貯存場所設置于防滲設施內,完善污泥管理措施;完善的應急管理措施等。
裝車與卸貨:設計階段裝卸點具有防雨、防滲漏設施;裝卸軟管具有自動停止控制裝置;有軟管固定裝置,保證輸送液體物料時不會脫出至容器外面;操作處應有清晰的灌注和抽出說明;在灌注和抽出點設有油滴收集盤等。管理階段定期進行現(xiàn)場檢查;產生事故時有專業(yè)人員和設備進行應對等
管道運輸:設計階段地下管道設計時配置泄漏檢測裝置;給地下管道配置陰極保護和腐蝕防護系統(tǒng)(在土壤腐蝕性強的區(qū)域,如鹽堿化或酸雨嚴重區(qū)域,陰極保護或其它等效形式的腐蝕防護非常重要;采用雙層管道設計等。管理階段定期進行滲漏檢測;期檢查陰極防護系統(tǒng);定期檢查腐蝕防護系統(tǒng);定期對管線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產生事故時有專業(yè)人員和設備進行應對等。
泵傳輸:泵傳輸液體物料時一般和大型儲存裝置或處理設施相連,操作人員一旦發(fā)現(xiàn)泵的故障,及時關閉管道閥門即可防止液體泄漏,降低污染土壤的風險。設計和建設階段可將泵放置在防滲的設施中(如混凝土容器);在泵體下方設計收集裝置;在泵體上方設計防雨設施等。管理階段定期檢查泵運行情況;定期對泵進行維護等。
開口桶的運輸:使用開口桶轉運危險物質或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土壤污染的可能性極大,只有通過不滲漏的密閉設施才能降低土壤污染的風險。對不符合防滲漏或公司化學品管理要求的活動,需對土壤風險污染進行排查。如涉及開口通的運輸,運輸區(qū)域設計不滲漏地面,且配有不滲漏的排水管和其它對應設施(如油/水分離器和事故應急閥門等);場地設計有防雨水設施等。管理階段應對開口桶運輸有嚴格的管理流程和條例;對開口桶運輸區(qū)域有日常巡查記錄;產生事故時有專業(yè)人員和設備進行應對等。
未包裝的危險廢物在暫存和運輸過程中如果沒有苫蓋或其它設施,容易造成土壤污染。經(jīng)過包裝的液體危廢在包裝受損時容易導致土壤污染,當包裝好的固體和粘性危廢包裝受損時,也可能導致土壤污染,但污染風險一般低于液體危廢包裝受損時所導致的風險。
根據(jù)資料審閱、現(xiàn)場踏勘、人員訪談,以及按照《重點企業(yè)隱患排查指南》中要求進行識別,初步識別出場地的土壤污染隱患風險,見表2和圖1。
表2 工廠主要土壤污染風險識別結果表
圖1 廠區(qū)土壤污染隱患風險區(qū)域范圍示意圖
(1)建立定期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制度,保證持續(xù)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通過資料收集、現(xiàn)場目測、日常巡查和調查監(jiān)測等手段定期對工廠土壤污染隱患進行排查:
1)資料收集與保存:收集和保存生產活動過程涉及的物質、設施設備和運行管理等信息,通過充分的案頭研究和實際的運營狀況,確定物質進入土壤的可能性以及分散方式,識別出高風險的區(qū)域。
2)目測檢查:培訓和安排具有經(jīng)驗的員工開展設施設備及運行情況檢查。檢查員應需保持記錄結果和行動日志,包括:①檢查實施類型和名稱;②檢查地點;③檢查時間和頻率;④檢查方法;⑤結果報告和記錄方式;⑥對違規(guī)行為采取的行動。
為證明地面和路面是否滿足防滲防漏的需求,定期對其接口結構、突起邊緣和破碎程度等進行檢查,目視檢查內容包括:①地面或路面已使用的時間;②當前和預期用途;③觀察到的液體滲漏情況;④檢查時的地面狀況。
3)日常巡查:建立對容器、管道、泵及土壤污染防控設備的定期檢查制度。對特定生產項目、特定區(qū)域或特定材料進行專項巡查,識別泄漏、揚撒和溢漏的潛在風險。
4)調查監(jiān)測:當資料收集、目測或巡查等發(fā)現(xiàn)土壤有疑似污染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調查采樣和分析檢測進行確認。調查監(jiān)測結束后,正確分析和評估調查結果,判斷污染物種類、濃度及空間分布,并確定風險等級及污染區(qū)的范圍,明確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包括但不限于:①完善運行管理措施;②完善防止污染的設備設施;③建立并啟動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措施;④清除污染土壤;等。
(2)制定、實施自行土壤污染自行監(jiān)測方案,并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報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自行監(jiān)測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結合土壤隱患排查制度的制定及土壤隱患定期排查的結果相應更新或完善。
(3)定期對地下管線、未設防滲收集設施的地下儲罐進行密閉性檢測,了解工廠地下設施是否有泄露跡象。
被列入土壤環(huán)境污染重點監(jiān)管單位的企業(yè)應盡早建立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對重點區(qū)域、重點設施開展隱患排查和監(jiān)測工作。如發(fā)現(xiàn)場地內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積極進行詳細調查、風險評估和修復工作,為企業(yè)日后項目改擴建和退場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