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玲
抑郁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具有焦慮、情緒低落、失眠、交際困難、不合群等特征,近年來在青少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臨床中常遇到家長不想讓孩子長期服用西藥轉(zhuǎn)而求向中醫(yī)治療的情形。
病案患者A,女,16歲,自訴,半年來因情緒影響而出現(xiàn)心慌、心悸、胸悶、失眠、乏力等癥。終日情緒不寧,易受刺激而出現(xiàn)流淚與情緒崩潰。不想與人交流,不能堅持正常上課讀書。納差,體重急劇下降,二便尚調(diào),口干不苦。身無多汗、烘熱之象。月經(jīng)尚可??淘\舌質(zhì)淡紅,苔白厚膩,脈弦細弱,四肢冰冷,面色無華。上案可辨證為郁證,肝郁脾虛且心脾兩虛夾濕。治法以疏肝解郁,養(yǎng)心安神,健脾化痰。予以四逆散疏肝開郁,半夏厚樸湯理氣健脾,甘麥大棗湯養(yǎng)心。處方如下:
柴胡、白芍、枳殼、姜制半夏、厚樸、茯苓、蘇梗各15克,生甘草5克,淮小麥60克。共服7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
7日后復診,患者自訴睡眠改善,能整晚睡著,胃納尚可,對所喜食物能有正常食量,情緒比就診時穩(wěn)定,感覺在整體改善中。二診以原方續(xù)服7天?;颊咄耆珱]服用西藥,中藥治療14日后,已經(jīng)恢復正常作息,并與朋友聯(lián)系,也愿意隨同母親外地旅行。
上方實為黃煌教授八味解郁湯加淮小麥。案中患者四末厥冷、脈弦,都是肝氣郁滯之象,陽氣郁閉,故以四逆散疏肝開郁,并以半夏厚樸湯理氣健脾、甘麥大棗湯養(yǎng)心。另外,現(xiàn)代研究表明半夏厚樸湯可以改善腦內(nèi)氧化應(yīng)激水平,對于抑郁癥治療效果明顯。若見氣郁化火上逆,證見頭痛頭暈、胸悶脅脹、口苦咽干、苔黃舌紅、脈多弦數(shù)者,治宜清肝瀉火,可選用加味逍遙散;陰虛火旺,證見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者,治宜滋陰清火、養(yǎng)血柔肝,可選用滋水清肝飲。
另外,治療患抑郁癥的孩童,最大的困難就是讓患兒愿意開口講話,臨床中要注意用其能理解的話進行問診,循循善誘,通過四診合參,最后作出病情的診斷。有時孩童會不希望家長在場,那就必須“清場”,只有讓孩子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孩子才能打開心扉,暢所欲言,準確找到孩童抑郁病因,從而進行正確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