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種內(nèi)心快樂的狀態(tài)。不過,它不是一般的快樂,而是非常強烈和深刻的快樂,以至于我們此時此刻會由衷地覺得活著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正是這樣,幸福的體驗最直接地包含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肯定評價。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得到了實現(xiàn)。不管擁有這種體驗的時間多么短暫,這種體驗卻總是指向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對生命意義的總體評價。當人感受到幸福時,心中仿佛響著一個聲音:“為了這個時刻,我這一生值了!”若沒有這種感覺,說“幸福”就是濫用了大字眼。人身上必有一種整體的東西,是它在尋求、面對、體悟、評價整體的生命意義,我們只能把這種東西叫做靈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緒,而是靈魂的愉悅。
“幸?!边@個概念的確切含義:“活得有意義的鮮明感覺。”它必須通過反思,所以會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之說。幸福只是靈魂的事,肉體只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
既然一切美好的經(jīng)歷必須轉(zhuǎn)化為內(nèi)心的體驗才稱為幸福,那么,內(nèi)心體驗的敏感和豐富與否就的確是重要的,它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對于內(nèi)心世界不同的人來說,相同的經(jīng)歷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事實上他們也并不擁有相同的經(jīng)歷。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