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史學(xué)史上,有兩個姓司馬的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一個是寫了《史記》的司馬遷,另一個因為兒時砸缸的機智舉動被人熟知,他就是編寫了《資治通鑒》的司馬光。這兩部著作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xué)的雙峰。
《資治通鑒》有多神
說起《資治通鑒》,可能有99%的人知道,但若問起《資治通鑒》的內(nèi)容,也許只有1%的人知道。這部千古巨著,共294卷,洋洋灑灑300余萬字。
司馬光帶領(lǐng)劉恕、劉攽、范祖等人,歷時19年才完成。所載從周朝至宋朝建朝以前,涵蓋十六朝史事,時間跨度長達(dá)1362年。內(nèi)容涵蓋君臣之事、民生之事、興亡之事,事事驚心;用人之道、處世智慧、“職場”倫理,極其通透。宋神宗認(rèn)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這為這本巨著定了調(diào),《資治通鑒》成為此后歷代帝王必讀之書。
毛澤東讀了17遍資治通鑒
對于歷史研究,毛澤東一生孜孜以求,他所讀歷史典籍的規(guī)模之巨難以統(tǒng)計,但他最為鐘情的還是《資治通鑒》。
在他晚年,床頭的一部《資治通鑒》被他翻閱得“支離破碎”,只得用透明膠“縫縫補補”。
這部300余萬字的鴻篇巨制,毛澤東反復(fù)研究、批注、閱讀了17遍之多。
1954年,毛澤東與吳晗談話說:“《資治通鑒》這部書寫得好,盡管立場觀點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但敘事有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皆具,我們可以批判地讀這部書,借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p>
如果只讀一本古書,就讀《資治通鑒》
著名作家馮唐表示,我最大的興趣還是了解人性,了解人性的最佳辦法似乎還是以大尺度的時間觀照人性的變與不變、輪回與演進(jìn)。以這個思路定優(yōu)先、做減法,不讀西方哲學(xué)了,不讀西方政治學(xué)了,不讀物理和信息學(xué)了,如果只讀一本古書,就讀《資治通鑒》;如果只讀一本史書,就讀《資治通鑒》;甚至如果只讀一本書,就讀《資治通鑒》。
曾國藩評價此書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于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dāng),開拓心胸。古今政客文人對此書褒獎,不勝枚舉……
對于普通人而言,《資治通鑒》有點難啃:一是來源于文言文的隔膜感;二是因為巨大的篇幅;三是源于歷史知識儲備不足帶來的困惑。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推出了一套白話本《資治通鑒》。這個譯本更為接近原典,是人人能讀懂的《資治通鑒》。
那么,什么時候讀這本書最好呢?一般來說,初中以上即可閱讀。對于大學(xué)生而言,時間充裕,此時讀《資治通鑒》,會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借鑒。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任何時候讀《資治通鑒》,都是常讀常新,感悟?qū)哟螡u深。
一套好的《資治通鑒》,是可以傳世的?,F(xiàn)在,這套書正好有大促!原價1580元的《資治通鑒》(全6冊,精裝版),現(xiàn)在包郵價268元。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傳世經(jīng)典,這是最具性價比的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