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旭,呂風英,劉占海
(1.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2.河北豐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河北 豐寧 068350)
豐寧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河北豐寧境內灤河干流上,電站一、二期工程同步建設,總裝機容量3600 MW(12×300MW),年平均發(fā)電量66.12 億kW·h。主廠房開挖尺寸414 m×25 m×54.5 m(長×寬×高)。一期主機間開挖尺寸149.5 m,位于河北豐寧境內灤河,目前主廠房第五層開挖施工完成。
地下廠房區(qū)巖性為微新中粗?;◢弾r,屬堅硬巖。主廠房洞軸線方向為SN,埋深為245 m~315 m,巖性為微風化中粗粒花崗巖,廠房四周均有斷層發(fā)育,上游為f363,下游為f347、f348,左側為f375,右側為f350,主廠房洞位于上述斷層所圍地塊中,但上述斷層均未切割主體建筑物。廠房區(qū)中小規(guī)模斷層較發(fā)育,走向以NWW 向為主,部分為NEE 向,破碎帶寬5 cm~2 m不等,與廠房軸線大角度相交;廠房區(qū)NW 和NE 向裂隙發(fā)育,與廠房軸線斜交。廠房區(qū)地下水總體不豐富。地應力量值中等,最大主應力可達18 MPa,傾角約11°,方向約NE79.5°,與廠房及主變洞軸線大角度相交。地下廠房區(qū)巖體結構類型以次塊狀結構為主。巖體完整性較差,圍巖類別總體以Ⅲ類為主。
地下廠房分9 層開挖,每層開挖控制深度5 m~10 m。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進度的安排,本工程采用“先墻后洞”方案開挖。
一期主廠房布置4 個主監(jiān)測斷面:編號Ⅰ-Ⅰ(廠左0+0)、Ⅱ-Ⅱ(廠左 0+48)、Ⅲ-Ⅲ(廠左 0+96)、Ⅳ-Ⅳ(廠左 0+156),每個斷面布置圍巖內部位移監(jiān)測、錨桿應力監(jiān)測、預應力錨索監(jiān)測;主廠房另設5 個輔助監(jiān)測斷面為a-a(廠右0+26)、b-b(廠左 0+24)、c-c(廠左 0+72)、d-d(廠左 0+120)、A-A(沿主變中心線剖面頂拱),其中 a-a、b-b、c-c、d-d 斷面布置的監(jiān)測項目為圍巖內部位移觀測、錨桿應力監(jiān)測、預應力錨索監(jiān)測,A-A、監(jiān)測項目為圍巖內部位移觀測、錨桿應力監(jiān)測。監(jiān)測儀器斷面布置統(tǒng)計見表1,典型斷面布置圖見圖1。
圖1 典型監(jiān)測斷布置圖
表1 (一期)地下廠房系統(tǒng)監(jiān)測儀器布置斷面統(tǒng)計表
本工程地下廠房自2016 年開始施工,至2019 年1 月2日,主廠房已開挖至第6 層。
表2 顯示,目前一期工程主副廠房較大變形主要出現(xiàn)在Ⅰ-Ⅰ、Ⅱ-Ⅱ、Ⅲ-Ⅲ斷面上下游邊墻,其它輔助斷面變形量相對較??;表3 顯示,目前一期主副廠房錨桿應力較大部位主要發(fā)生在Ⅰ-Ⅰ、Ⅱ-Ⅱ、Ⅲ-Ⅲ、Ⅳ-Ⅳ頂拱,邊墻相對較?。槐? 顯示,目前錨索測力計超設計荷載部位主要發(fā)生在Ⅰ-Ⅰ、Ⅱ-Ⅱ、Ⅲ-Ⅲ、Ⅳ-Ⅳ斷面(錨索設計噸位為1000 kN,鎖定值為設計值的90%)
表2 (一期)主副廠房位移監(jiān)測成果表 單位:mm
表3 (一期)主副廠房錨桿應力監(jiān)測成果表 單位:MPa
表4 (一期)主副廠房錨索測計力監(jiān)測成果表
(1)Ⅰ-Ⅰ斷面最大變形分布為上游邊墻>下游邊墻>頂拱,其中最大變形部位發(fā)生在上游邊墻979 m 高程,孔口位移57.84 mm,受廠房Ⅵ上游半幅開挖影響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空間效應,現(xiàn)呈緩慢收斂趨勢;對應錨索測力計較鎖定噸位增加32.04%,較設計噸位增加10.76%,錨索應力與位移變化相關性良好,呈緩慢收斂趨勢。多點位移計和錨索測力計過程線見圖 2~ 圖 3。
圖2 多點位移計M1-6 位移- 時間過程線
圖3 錨索測力計Dpcf1-6 荷載- 時間過程線
(2)Ⅱ-Ⅱ斷面最大變形分布為下游邊墻>上游邊墻>頂拱;地質編錄資料顯示,上游邊墻共有5 條長大裂隙穿過,以中陡傾角內傾為主,對邊墻穩(wěn)定有利,下游拱腰及拱角部位L183與L17、L18 組合切割形成塊體,厚度5 m~15 m。從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圍巖變形主要發(fā)生在距臨空面0 m~10 m 范圍內。變形最大區(qū)域為下游邊墻1000.00 m 高程,孔口位移74.10 mm,現(xiàn)已呈收斂狀態(tài);對應錨索當前噸位823.12 kN,相對鎖定噸位(-3.27%),相對設計噸位(-17.69%),錨索應力略有震蕩,未見與變形明顯相關性。多點位移計位移過程線見圖4。
圖4 多點位移計M2-8 位移- 時間過程線
(3)Ⅲ-Ⅲ斷面最大變形分布為下游邊墻>上游邊墻>頂拱;該斷面頂拱部位發(fā)育斷層f371,規(guī)模較小,且只在頂拱發(fā)育,并未向上下游邊墻延伸。受 L248、L261、L262、L591、L593、L802 等裂隙組合切割影響,上游邊墻巖體相對破碎,可能形成諸多大小不一的塊體,塊體厚度約10 m,由于裂隙多外傾,塊體在外力影響下可能沿裂隙面產(chǎn)生變形。下游拱腳部位L41 和L205 裂隙組合形成塊體,厚度約4 m。下游邊墻985 m~992 m高程段,L802 和L609 組合切割形成不穩(wěn)定塊體,塊體最厚約3.5 m。多點位移計M3-9(廠左0+96,EL991 m,下游邊墻)目前累計位移為86.47 mm(接近傳感器量程100 mm),該處為主廠房變形最大部位,從位移過程線可以看出,變形主要發(fā)生在2018 年3 月~8 月中旬5#母線洞和廠房Ⅴ層開挖期間,由于5#母線洞頂拱距多點位移計M3-9 距離僅5 mm,5#母洞開挖過程中頂拱圍巖向徑空變形會對M3-9 產(chǎn)生擾動,致使變形增加,2018 年8 月18 日后變形呈收斂趨勢;由于該部位變形量較大,在附近增加1 套多點位移計M3-9*(廠左0+96,EL986m,下游邊墻),該套多點位移計于2018 年6 月20 日安裝完成,自安裝完成變形呈緩慢增長趨勢,至9 月15 日變形量共增加11.55 mm,2018 年9 月30 日隨4#母洞開挖,測值產(chǎn)生小幅突變,至2019 年1 月2 日位移共增加9.51 mm,達到21.37 mm,變形主要發(fā)生在2 m~19.5 m 范圍內,目前M3-9*還有增長趨勢。多點位移計M3-9(廠左0+96,EL991 m,下游邊墻)從2018年11 月17 日后變形量相對前期有小幅減小,分析認為,變形趨勢減緩是由于廠房護壁墻上排錨索張拉,限制了裂隙的繼續(xù)發(fā)育,隨著護壁墻下排錨索的張拉完成,將抑制多點位移計M3-9*繼續(xù)變形。多點位移計位移過程線圖5 和圖6。
圖5 多點位移計M3-9 位移- 時間過程線
圖6 多點位移計M3-9*位移- 時間過程線
(4)安裝間Ⅳ-Ⅳ斷面多點位移計觀測結果顯示,目前安裝于該斷面拱頂、上游拱腰、上游拱肩、上游邊墻的多點位移計測值為分別為 18.53 mm、22.87 mm、41.82 mm、42.12 mm,下游拱腰、下游拱肩、下游邊墻測值分別為5.72 mm、-0.04 mm、5.35 mm,變形主要發(fā)生在2018 年3 月至4 月廠房Ⅳ層和工具間及機修間開挖期間。從變形分布看,上游側變形明顯大于下游側變形,上下游兩側位移的嚴重不對稱表明該區(qū)域存在不均勻變形,導致該區(qū)域存在指向上游的偏壓,偏壓使該區(qū)域應力高度集中,產(chǎn)生彈性或塑性變形。由于噴混凝土強度高,巖層強度較低且圍巖構造弱面容許應變大于噴混凝土,從而導致2018年4 月24 日安裝間上游側頂拱出現(xiàn)噴混凝土開裂、掉塊和空鼓現(xiàn)象,檢查發(fā)現(xiàn)安裝間廠左0+140~廠左0+200 產(chǎn)生的13 條裂縫有11 條發(fā)生在頂拱上游側。產(chǎn)生不對稱變形的原因主要是下游側廠房和主變間交通洞采用“先洞后墻”的開挖順序。上游側工具間、機修間及排水廊道采用“先墻后洞”的開挖順序,從該斷面監(jiān)測成果可以明顯看出,采用“先洞后墻”的開挖順序可以有效控制圍巖變形。工具間及機修間開挖襯砌安成后,變形速率明顯減,目前該斷面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典型過程線見圖7。
圖7 多點位移計M4-5 位移- 時間過程線
(1)從位移變化特征看,廠房下游邊墻最大變形大于上游邊墻,廠房下游邊墻中下部局部變形較大,應引起關注,加強開挖過程控制和監(jiān)測,必要時及時進行加強處理。
(2)從應力變化規(guī)律看,拱角、巖柱厚度中部、洞室交叉口等部位附近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可能存在結構面控制的潛在大變形和塊體穩(wěn)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局部加強措施。
(3)一期主副廠房共安裝錨索測力計38 臺,設計荷載為1000 kN 的有27 臺,設計荷載為1500 kN 的有11 臺。錨索測力計荷載與設計值相比,小于設計值的有25 臺,占65.79%,超過設計荷載0~10%的有6 臺,占15.79%,超過設計荷載10%~20%的有5 臺,占13.16%,超過設計荷載20%~30%的有1 臺,占2.63%,超過鎖定荷載30%~40%的有1 臺,占2.63%,總計有13 臺測力計荷載超過設計鎖定值,占34.21%。錨索測力計觀測荷載超過設計荷載占比相對較大,主要是由于錨索設計噸位偏小,同時張拉值較大,預留值較小造成。總體認為,目前主廠房系統(tǒng)支護錨索有效運行。
(1)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圍巖開挖響應特征符合一般規(guī)律,洞周變位、應力、錨索受力等量值均在可控范圍,且相互對應,地下廠房整體穩(wěn)定,監(jiān)測資料真實反應了地下廠房開挖期間的客觀變形。
(2)受斷層、裂隙、蝕變帶等不良地質構造影響,系統(tǒng)支護后局部邊墻變形較大??紤]到地下廠房規(guī)模大,洞室縱橫交錯,交叉口多,局部體型復雜,加上受多條斷層、裂隙及蝕變帶等的影響,應重點做好岔口部位的精細化施工,加強開挖過程控制和監(jiān)測,盡量減少因爆破因素而引起的邊墻位移異常增大或變形速率過快,及時實施鎖口和支護。
(3)地下廠房變形產(chǎn)生的空間效應和時間效應非常明顯,建議后續(xù)開挖采用“短進尺弱爆破”的開挖工序,能有效控制圍巖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