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會,李娜,金泰宇,謝林艷,吳靜,趙萍
(1.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蘇盛澤醫(yī)院藥學部,蘇州 215228;2.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新鄉(xiāng) 453002;3.江蘇省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連云港 222000;4.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蘇盛澤醫(yī)院呼吸科,蘇州 215228;5.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江蘇盛澤醫(yī)院檢驗科,蘇州 215228 )
抗菌藥物濫用不僅使細菌耐藥性及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增加[1-3],還導致醫(yī)療費用增加,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4]。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LRTIs)位列感染性疾病之首,抗菌藥物應用比例最大。LRTIs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及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ectasia,AEB)、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AB)、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等[5]。2011年歐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診治指南》指出[6],大多數(shù)LRTIs是自限性的。然而,目前超過75%的LRTIs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盡管他們的感染源可能是病毒[7]。有研究顯示,AECOPD患者抗菌藥物使用高達85%[8]。遺憾的是,有些患者并不能從抗菌治療中受益,而實際上細菌感染在AECOPD誘因中僅占約50%[9]。因此,需探尋一種高靈敏和特異度的生物學指標,用于指導LRTIs患者進行標準化的抗感染治療。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與感染范圍呈正相關,細菌感染時顯著升高[10]。筆者利用PCT指導LRTIs抗菌藥物使用,以臨床療效、患者死亡、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ICU)、發(fā)生并發(fā)癥以及30 d內(nèi)復發(fā)感染需要抗菌藥物治療為研究終點,并對不同患者進行亞組分析,以期在達到治療效果且不增加并發(fā)癥風險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減少抗菌藥物濫用,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1.1研究對象 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研究方案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收集2015—2017年成人LRTIs患者131例,其中男71例,女6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23~82歲,平均年齡(43.8±13.4)歲。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歐洲成人下呼吸道感染診治指南》。排除標準:①懷孕或哺乳期婦女;②使用免疫抑制藥的患者;③存在其他慢性感染需要抗菌藥物的患者;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檢查者;⑤有結核或艾滋病病史者;⑥有中重度以上肝損傷者;⑦有未經(jīng)治愈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者。采用完全隨機化分組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資料見表1。兩組患者年齡、體溫及白細胞計數(shù)等指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PCT指標的檢測 所有試驗組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室溫下3000 r·min-1,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PCT水平,根據(jù)初始PCT水平?jīng)Q定再次檢測時間。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根據(jù)相關診療指南進行抗菌治療,試驗組同時參考PCT水平。PCT<0.1 ng·mL-1,不使用抗菌藥物。存在以下情況可考慮使用(呼吸或血液循環(huán)不穩(wěn)定;需轉入ICU;CAP嚴重指數(shù)5級以上或CURB指數(shù)>3;GOLD≥Ⅳ級的COPD);PCT<0.25 ng·mL-1:不使用抗菌藥物,存在以下情況可考慮使用(CAP與PSI>Ⅳ或CURB指數(shù)>2;GOLD>Ⅲ級的COPD),3 d后再次檢測PCT水平;PCT水平0.25~0.5 ng·mL-1:使用抗菌藥物,5 d后再次檢測PCT水平;PCT水平>0.5 ng·mL-1,使用抗菌藥物,7 d后再次檢測PCT水平。繼續(xù)或停用抗菌藥物指征:PCT<0.25 ng·mL-1為停用抗菌藥物指標;初始PCT水平5~10 ng·mL-1,下降值PCT峰值80%~90%后考慮停止抗菌藥物。
1.4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所有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總量、抗菌藥物金額、療程、住院費用及臨床療效,并記錄患者的死亡、轉入ICU、發(fā)生并發(fā)癥及30 d內(nèi)復發(fā)感染需要抗菌藥物治療情況。臨床療效評判標準:治愈、顯效、好轉、無效,以治愈、顯效、好轉計算臨床有效率。
2.1治療終點比較 試驗組有效68例,總有效率93.2%;對照組有效51例,總有效率為87.9%。試驗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感染復發(fā)及并發(fā)癥例數(shù)、死亡或轉入ICU例數(shù)、ADR發(fā)生例數(shù)分別為2,3,2例,均較對照組低,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抗菌藥物療程比較 試驗組抗菌藥物療程為(6.14±2.19) d,對照組為(8.16±2.95) 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亞疾病抗菌藥物療程見圖1;試驗組比對照組CAP療程:7.16比8.58 d[95%CI(-2.561,-0.295)];AECOPD療程,試驗組比對照組為6.62比10.30 d[95%CI(-5.62,-1.75)];AB療程,試驗組比對照組為4.11比5.27 d[95%CI(-2.42,0.11)];CB療程,試驗組比對照組為6.83比8.41 d[95%CI(-4.31,1.17)]。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終點比較
圖1 兩組患者亞疾病抗菌藥物療程比較
Fig.1Comparisonofantimicrobialtreatmentcourseforsubgroupdiseasebetweentwogroupsofpatients
2.3抗菌藥物金額比較 試驗組抗菌藥物金額為(1 219.92±868.80)元,對照組為(1 977.82±1 042.18)元,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比對照組CAP金額:1 517.64比2 398.70元[95%CI(-1 208.72,-553.42)];AECOPD金額:1 346.91比2 538.08 元[95%CI(-1 650.91,-733.43)];AB金額:1 061.75比1 434.23 元[95%CI(-766.991,22.036)];CB金額:1 501.47比1 903.34 元[95%CI(-870.82,67.09)]。見圖2。
2.4住院費用比較 試驗組住院費用為(5 621.57±1 335.09)元,對照組為(7 415.05±1 553.47)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比對照組CAP金額:5 562.36比7 429.75元[95%CI(-2 628.72,-1 106.05)];AECOPD金額:6 098.00比8 369.02 元[95%CI(-3 770.94,-771.09)];AB: 4 953.30比6 143.52元[95%CI(-2 048.61,-331.837)];CB金額:6 897.12比8 266.29 元[95%CI(-2 824.38,86.03)]。見圖3。
圖2 兩組患者亞疾病抗菌藥物金額比較
Fig.2Comparisonofantibacterialsamountforsubgroupdiseasebetweentwogroupsofpatients
圖3 兩組患者亞疾病住院費用比較
Fig.3Comparisonofhospitalcostsforsubgroupdiseasebetweentwogroupsofpatients
LRTIs是臨床常見疾病,引發(fā)感染的致病菌較多,如細菌、支原體、病毒等。常規(guī)監(jiān)測指標以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及C-反應蛋白等為主,這些指標雖然能夠動態(tài)地反映機體炎癥情況,但預測效果不佳,敏感性較差。PCT是降鈣素的前肽物質(zhì),由116個氨基酸組成[11]。細菌感染時PCT水平顯著升高,且與感染范圍呈正相關。有研究顯示,應用PCT水平指導抗菌藥物使用,能明顯縮短抗菌藥物療程及用量,降低細菌耐藥風險,減少住院費用[12]。SCHUETZ等[13]發(fā)表的ProHOSP研究,以PCT水平運算法則指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結果顯示,抗菌藥物療程明顯縮短,減少了抗菌藥物的使用。劉盛盛等[14]利用PCT水平指導AECOPD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結果顯示,PCT組抗菌藥物使用率、療程及醫(yī)療費用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蘇美霞等[15]應用PCT水平指導惡性血液病化學治療前發(fā)熱患者抗菌治療,明顯夠縮短抗菌藥物療程,降低抗菌藥物費用。
本研究以成人LRTIs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PCT水平,利用PCT指導LRTIs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死亡或轉入ICU、發(fā)生并發(fā)癥及30 d內(nèi)復發(fā)感染需要抗菌藥物治療等指標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CT組抗菌藥物總療程及各亞疾病療程均較對照組短,抗菌藥物金額及總住院費用均顯著降低,與以往文獻報道一致。利用PCT水平指導LRTIs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可在達到治療效果且不增加并發(fā)癥風險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減少抗菌藥物濫用、降低細菌耐藥性以及醫(y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