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彥赟 詹長書 林曉暉 戚成功 呂 寧 王 攀
(東北林業(yè)大學交通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電弧噴涂是材料表面強化和修復的一種新技術,也是表面工程學科中的重要分支,涂層具有結合強度高、耐磨損和耐高溫氧化等特點[1],因其生產效率高、成本低且環(huán)保,在近40年間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特別是在汽車工業(yè)方面,為了提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且適應環(huán)保的需要,其已廣泛應用于發(fā)動機曲軸、氣缸套、同步環(huán)、活塞環(huán),發(fā)動機氣門挺桿以及氧傳感器探頭等發(fā)動機部件的修復[2,3]。近年來,隨著X射線衍射技術(XRD)的迅速發(fā)展,其在材料研究等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4]。本文采用X射線衍射法(XRD)對Al2O3,NiCr-Cr3C2,TiO2復合陶瓷粉芯絲材噴涂涂層進行了物相分析、結晶度和微觀應變相應研究,為復合陶瓷粉芯絲材在汽車工業(yè)中的實際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采用QD8-400型電弧噴涂系統(tǒng)進行噴涂,噴涂材料為委托北京工業(yè)大學制造的Fe基復合粉芯線材(其配方設計見表1),絲材外皮采用0.5 mm×12 mm的低碳鋼帶,絲材直徑為2 mm?;w材料為Q235鋼,尺寸為20 mm×20 mm×10 mm,噴涂前試樣用汽油或丙酮清洗,然后用棕剛玉在STR-9000型噴砂設備上進行噴砂粗化處理。噴涂工藝參數(shù)為電壓22 V~25 V,電流200 A~300 A,噴涂距離為180 mm~220 mm,涂層厚度約為1.5 mm。
表1 粉芯絲材的配方設計 %
使用 X’Pert3 Powedr型X射線衍射儀(荷蘭帕納科公司)測定衍射強度,其工作條件為:CuK α輻射,管壓40 kV,管流40 mA,采用θ~2θ連續(xù)掃描方式,掃描范圍:5°~80°,步長0.006 5°,掃描速度為4°/min。利用MDI Jade 6.5軟件包(USA Materials Data Inc)對獲得的XRD圖譜進行定性分析,利用圖譜擬合法對涂層進行結晶度和微觀應變的相應計算。
如圖1所示,其中Al2O3和TiO2陶瓷粉末在工業(yè)上主要以熔煉燒結的方法制造[5],圖1b)的圖譜顯示,粉末中的相成分為CrC和Cr2Ni3,通常NiCr-Cr3C2為包覆型粉末,以Cr3C2為芯核材料,在芯核材料的表面包覆一層Ni金屬,利用液相包覆或固相包覆的方法生產,屬于混合物。圖1c)中TiO2粉末主要以金紅石相和Ti8O15等形式存在的低價氧化物,利用絕熱法求得粉末中金紅石相和Ti8O15相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36.1%和63.9%,表明粉末中的主要相為Ti8O15馬格涅利相低價氧化物。
從圖2可以看出,2號涂層的主要物相為α-Fe,Al2O3和TiO2,粉芯中的Al2O3和TiO2陶瓷粉末在噴涂的過程中沒有分解,表明Al2O3和TiO2陶瓷粉末具有高熱穩(wěn)定性、高熔點、耐氧化等特點。同時,這些硬度較高的氧化物鑲嵌在涂層內部,起到了彌散強化作用,提高了涂層的硬度。4號涂層的物相組成較為復雜,涂層中除了α-Fe,Al2O3和TiO2相以外,還存在FeCr2O4,NiCr2O4及Fe2TiO4等氧化物相。粉芯中的TiO2陶瓷粉末在電弧噴涂過程中與Fe形成少量的化合物,但保留了大部分TiO2相在涂層中。涂層表面生成的連續(xù)、致密的FeCr2O4復合氧化膜,對金屬內部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提高了涂層的抗熱腐蝕性能[6],粉芯中的NiCr-Cr3C2粒子在飛行過程中因表面溫度過高而分解。
由圖3發(fā)現(xiàn),1號~3號涂層都在一些特定2θ角附近都出現(xiàn)衍射峰,但不同涂層在相同衍射角出現(xiàn)的衍射峰又有一些差異,如在34°時,1號~3號涂層出現(xiàn)的衍射峰強度依次減弱,而峰形寬度卻依次增加,1號涂層的衍射峰強度最強,3號涂層的衍射峰強度最弱,且衍射峰最寬。物質的結晶度越好,對應的衍射峰強度越高,越尖銳,反之則結晶度越差。因此推測不同涂層的結晶度有所不同。
對1號~3號涂層的XRD數(shù)據進行擬合處理,計算涂層的結晶度數(shù)據,所得計算結果見表2~表4。
表2 1號涂層結晶度
表3 2號涂層結晶度
表4 3號涂層結晶度
結晶度表示晶體結晶的完整程度或完全程度,由計算結果可知,1號~3號涂層的結晶度平均值依次降低,說明隨著Al2O3粉末的比例增加,涂層的結晶度呈下降趨勢。這由于隨著Al2O3粉末比例的增加,Al2O3顆粒高速撞擊基體后,在快速冷卻的過程中部分熔化的Al2O3扁平顆粒在冷卻和再結晶的過程中形成非晶相[5],從而使涂層結晶度降低。涂層中Al2O3相的存在可以使涂層的硬度顯著增加,但是隨著絲材中Al2O3粉末比例的增加,涂層的硬度并沒有顯著增加[8],由結晶度分析是由于涂層中的Al2O3相的結晶度降低所導致。
表5 涂層的微觀應變
從表5中可以看出,4號涂層微觀應變的平均值明顯低于2號涂層,當涂層噴涂結束后,在涂層與基材一起冷卻凝固的過程中,由于二者線膨脹系數(shù)不一致將產生微觀應變。將涂層的XRD圖譜與標準的物相PDF卡片對比可得知,噴涂后涂層的衍射峰變寬,主要是涂層內部產生了微觀應變,Ni的加入明顯降低涂層內的微觀應變[8]。
1)加入粉芯絲材中的Al2O3,TiO2和NiCr-Cr3C2陶瓷粉末,經過電弧噴涂后與低碳鋼帶形成化合物,經X射線衍射分析,涂層中除Fe以外,主要相仍為Al2O3和TiO2,NiCr-Cr3C2陶瓷粉末在噴涂過程中全部分解,主要與Fe化合成FeCr2O4,NiCr2O4及Fe2TiO4等氧化物相,其中的氧化物相具有硬度高、耐高溫、耐腐蝕等特點,涂層可以較好的適應發(fā)動機中高溫、環(huán)境惡劣的特點。2)將涂層XRD圖譜數(shù)據擬合后進行涂層結晶度的計算,結果表明,隨著絲材中Al2O3粉末比例的增加,涂層的結晶度依次下降,隨著絲材中Al2O3粉末比例的增加,涂層硬度值的增加并不明顯,分析可知是涂層中結晶度下降所導致。3)涂層的微觀應變計算結果表明,當絲材中加入NiCr-Cr3C2陶瓷粉末后,使涂層與基材的線膨脹系數(shù)差異減小,顯著降低了涂層的應變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