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秀
【摘 要】目的:觀察三氧療法聯(lián)合肝病治療儀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隨機分為二組:治療組給予三氧療法聯(lián)合脂肪肝治療儀,15天為一個療程;對照組給予口服水飛薊賓膠囊治療,觀察二組肝臟生化學治療及FibroScan值。結果:經過8周的治療三氧治療聯(lián)合肝病治療儀組患者癥狀、體征、生化學指標及FibroScan值明顯改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意義(P<0.01)。結論:三氧治療聯(lián)合肝病治療儀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有明顯效果。
【關鍵詞】三氧治療;脂肪肝治療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中圖分類號】R45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我國發(fā)病率比較高的疾病。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損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僅可以導致肝病殘疾和死亡,還與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結直腸腫瘤等的高發(fā)密切相關。隨著代謝綜合征和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體檢肝臟生物化學指標異常的首要原因。本研究亦在探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非藥物治療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80例均為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間住院治療患者,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生化學指標均表現(xiàn)為肝功能明顯異常,轉氨酶升高,伴(或)不伴血脂升高,影像學表現(xiàn)符合脂肪肝診斷標準。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40.2±3.4歲;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2組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治療期間嚴禁飲酒,低脂飲食,采取適合自身條件的有氧運動方式,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應用三氧治療,每周三次治療。生物信息紅外線肝病治療儀聯(lián)合治療,每天1次,每次30分鐘,療程1月。每周觀察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生化學指標,每月復查彩超及肝硬度檢查。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討論:
目前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目前我國發(fā)病率比較高的疾病。目前隨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推廣,病毒性肝炎發(fā)病率逐年下降,而脂肪肝漸成為肝病主要病因。目前藥物治療對脂肪性肝炎特別是肝纖維化無肯定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為醫(yī)用三氧聯(lián)合肝病治療儀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療效觀察,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醫(yī)用三氧的作用機制主要有為提高紅細胞的氧飽和度并且可以增加細胞彈性,改善身體微循環(huán),促進肝臟解毒代謝及生物轉化;作用于全血細胞誘導產生眾多細胞因子等,調節(jié)機體免疫機能,并有清除身體因炎癥反應產生的自由基,減輕細胞損傷,促進器官功能的恢復的作用。
肝病治療儀利用血液動力學相關機制,由于分子共振產生的光熱效應和大分子共振吸收效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使肝臟組織局部皮膚器官溫度升高,肝臟血流加快,促進局部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huán),使肝臟氧和營養(yǎng)物質的供給得到改善,從而修復受損肝細胞,恢復肝功能。三氧治療聯(lián)合肝病治療儀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機理考慮肝病治療儀可以改善肝組織血流量,而三氧治療儀可以提高肝組織攜氧量,促進肝臟毒物代謝,進而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患者新陳代謝及嚴重損傷程度。
參考文獻
范建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消化病雜志 2002,22(2);106-107
王曉平,吳秀榮 臭氧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53例臨床觀察 實用內科雜志 2012,4 第19卷第四期 ,395-396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8年3月第21卷第2期 P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