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玲
摘 要:閱讀是讀者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在大腦里進行理解、領悟、吸收和評價的過程,是語言輸入的主要途徑。但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詞匯的處理,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和讀后活動的設計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诖耍骄繉W生的英語閱讀問題并提出一些意見。
關鍵詞:問題;閱讀策略;讀后活動
閱讀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它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讀者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在大腦里進行理解、領悟、吸收和評價的過程。其可使學生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書進行學習;除教材外,學生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一、閱讀課存在的問題
雖然閱讀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真實的閱讀課堂中,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卻存在著諸多問題。下面,筆者將對以下三個突出的問題進行闡述。
1.把閱讀課當成語言點講解課
閱讀是一個思維加工的過程,閱讀課完完全全是屬于學生的課堂。而在現(xiàn)實課堂中,許多老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忽略掉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過程,而僅僅處理課文中的語言點。似乎學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語言點的筆記才能宣告老師教學任務的完成。筆者認為教師應在完成閱讀策略以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后做適當?shù)闹v解。對于語言點的講解也不用面面俱到。學生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如果把一個單詞的所有用法一下教給學生,只會增加學生的負擔。
2.課堂閱讀時間不夠,流于形式
筆者跟蹤觀察了八年級和九年級的長篇閱讀課教學,發(fā)現(xiàn)教師給學生獨立閱讀和思考的時間主要體現(xiàn)在快速閱讀和細節(jié)閱讀這兩部分??焖匍喿x一般只有2~3分鐘,主要目的在于找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細節(jié)閱讀一般在5~8分鐘,目的在于找出一些文章中的細節(jié)來處理一些判斷正誤、回答問題和填表格之類的練習。似乎完成了這兩個步驟就完成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的目的不在于讓學生做題,而是通過做題讓學生體會一些閱讀的技巧和策略。
3.讀后活動“刻意拔高”,缺乏實際意義
筆者認為閱讀課終究不是一堂口語課,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閱讀,把閱讀策略貫徹落實還是課堂的重點。課后活動的設計必須建立在學生對文本徹底吃透和掌握的基礎上,切忌“空中樓閣”式的表演??谡Z表達固然重要,但不是閱讀課的重點。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并沒有使用到本堂課的詞匯、句型和觀點。如果學生不學本篇文章就能對該話題進行討論,那么將這樣的活動放在閱讀課之后又有何意義呢?
二、導入話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在導入的過程中一是要快,二是要準。教師在選擇導入材料和導入方式時一定要精心思考。在導入課堂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和視頻對911作為美國緊急呼叫號碼的來由和發(fā)生在新西蘭第二大城市Christchurch的地震進行描述。這樣既可以補充學生學習本篇課文的背景知識,也是屬于文化的滲透。了解之后,向?qū)W生提問Why is the man in the passage so lucky?這樣學生會更加渴望閱讀本篇文章。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上文提到的圖片和視頻,還有音樂、新聞、詩歌、場景表演等。這些形式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引入到話題的討論,喚起學生的背景知識和閱讀欲望。因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引起學生的思考。
三、有效設計閱讀活動,培養(yǎng)閱讀策略
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活動的層次性。結(jié)合初中英語對閱讀策略要求,閱讀活動的設計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思考。(1)字面意思的理解,即Read the lines?;顒釉O計時應以快速閱讀,略讀,勾畫細節(jié)。(2)深層推理理解,即Read between the lines。閱讀材料在學生的腦中有一個思維的過程。這一層次的閱讀要求的學習策略就是瀏覽,尋找關聯(lián)詞,把握上下文之間的關系等。(3)批判性理解,即Read beyond the lines。這一層次的閱讀要求較高,適合學生完全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基礎之上,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四、課后活動以學生為本,聯(lián)系實際
課本中對讀后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層次和思維層次兩個方面,具體策略有查字典、造句、前后綴、思維導圖、讀后反思等。在設計讀后活動時,應把握以下三個原則。(1)以學生為主體。讀后活動主要是檢驗學生對閱讀篇章和把握和對學生思維的拔高。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他們提供思維的空間,不可設計得太多。(2)以教材為本,適當拔高。讀后活動必須建立在扎實地完成閱讀中的各項任務之后,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一步的思考與探討。(3)活動形式的多樣性。課后活動的設計一定要根據(jù)閱讀篇章的體裁和題材,恰當?shù)匕才挪煌问降幕顒樱浞职l(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閱讀教學課堂,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學習,更是學生與老師思維的碰撞,是學生對相關社會問題的思考與探討。而思維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之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師閱讀課型研究的方向。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一定要牢記策略培養(yǎng)的目標,根據(jù)不同體裁和題材將閱讀策略循序漸進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更要通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參考文獻:
孫曉燕.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