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貸”的套路走到頭了。近日,最高法等四部門發(fā)布意見,首次明確界定“套路貸”,要求依法嚴懲。啥是“套路貸”?實質(zhì)上就是以放貸為餌,通過所謂“擔?!薄暗盅骸钡确绞叫性p騙之實。
不法分子經(jīng)常挑大學生、未成年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等群體下手,看中的就是這部分人群容易受到不成熟的消費觀、不健康的財富觀的影響,亂花錢、亂借錢?,F(xiàn)在國家要求嚴懲這種犯罪,固然是大快人心之舉,但也給我們的家庭教育提了個醒,應該盡早培養(yǎng)年輕一代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建立健康積極的財富觀。
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重的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怎么掙錢,不用你操心,怎么花錢,不用你費心,好好學習就是了。
這就造成一種缺環(huán),很多孩子在經(jīng)過長達十幾年的求學過程后,“問以經(jīng)濟策,茫如墜煙霧”,一方面缺乏理性消費的知識和正確看待財富的觀念,一方面卻在現(xiàn)實中無時無刻不被這方面問題所包圍。結(jié)果或者表現(xiàn)為盲目攀比、非名牌不買,或者成為沒想周全就沖動消費的“月光族”,或者幻想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這就很容易讓打著形形色色旗號的“套路貸”乘虛而入,中招被騙。
(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4月12日)
素材解讀
1.擦亮雙眼。當今社會,誘惑多多,青少年容易上當受騙。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騙子的欺詐方式層出不窮,許多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精心設計了許多新騙局,套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我們要擦亮雙眼,時刻提高警惕,遠離詐騙!
2.保持理性。青少年閱歷淺,單純幼稚,極易沖動。時下,許多不法分子針對青少年這個群體行騙,屢屢得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要保持理性,學會思考和判斷,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林清玄說:“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逼鋵?,鏡子和窗子都不重要,只要我們能夠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與盲從,那么心靈之窗便會向你打開。
適用話題
擦亮雙眼 保持理性 家庭教育 拒絕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