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鵝城有個呂少秋,綽號“劍俠”。
劍俠成天斜背著一把長劍。那劍就像是一種裝飾,宛若楊貴妃發(fā)髻上的玉簪。
行走江湖三十余年,無人見劍俠拔過劍?;蛘哒f,凡是見他拔過劍的人,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劍俠是一名殺手,每天來求他除掉仇人的客戶絡繹不絕。
鵝城不大,鵝城人天性爭強好斗??床粦T,得斗。有懷疑,得斗。擋個路,也得斗。斗了,那就是仇家。怪的是,對仇家,鵝城人只動口不動手,需要動手的,就花錢去聚龍莊請劍俠出面。
一時間,竟成為一種快意恩仇的時尚。
劍俠的旋刀功讓人膽戰(zhàn)心驚。倘在傍晚,他斜背長劍,昂首走出聚龍莊大門,鵝城人就知道,夜里又將有人從世上消失了。
有人掏銀票買仇家大肉瘤的命。說看著那顆肉瘤瘆得慌,失眠。結果,第二天,再無人見著大肉瘤,他神奇地消失了。
有少婦上門哭訴,朱寡婦瞟了夫君兩眼,眼波里流露出柔情蜜意。劍俠接過少婦的金墜子,沒多久,朱寡婦的門再沒開過。
劉大抽風賭場總贏,有人懷疑他出老千。賭徒們采用眾籌法,湊上份子,獻給劍俠。幾天后,鵝城的賭局再沒了劉大抽風的身影。
劍俠生意越好,意味著鵝城消失的人就越多。人們看到的真相也正是如此。
一晃三十余年過去了。終于有一天,聚龍莊門前冷落。鵝城人傳,劍俠殺人不眨眼,旋刀功如同人間煉獄──骨頭和肉慢慢分離,被殺者得體驗肉綻骨裂的痛苦,最后一劍才封喉。人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連尸骨都無影無蹤,好像人間蒸發(fā)了。
下場真慘。出錢殺大肉瘤的嘆道。
那真是慘不忍睹。當年的少婦心生悔意。
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又一人在心里說──他本想求劍俠除了仇家,那人剛剛踩了他的腳,還不道歉?,F(xiàn)在想了想,罷了。
漸漸地,鵝城人不再爭強好斗。偶爾忍不住斗起來,總會退讓一步,海闊天空。他們再不找劍俠了。
劍俠決定退出江湖。他廣發(fā)英雄帖,遍邀江湖大腕。受邀的,榮耀得很,心想,既然封劍在即,定會讓大家瞧一瞧旋刀功吧。也有不樂意的,一輩子活在劍俠的陰影下,不參加吧,又恐劍俠震怒,退隱前拿自己作為壓軸戲,開刀封劍。當然,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混跡于江湖的小魚小蝦,甚至還有乞丐。
當日,聚龍莊湖畔,劍俠照例斜背長劍,和俠義人物把酒言歡,談笑風生。
劍俠說,這個鵝城再不能有殺氣了。言畢,擲劍入湖,從墻角處牽出一頭毛驢來,抱拳惜別,騎上毛驢,歸隱去了。
劍俠從鵝城徹底消失了。
又過了二十年,有人去三百里外的深山采藥,見到一人,酷似劍俠。他正帶著一大幫人,在開墾的山坡上勞作,那幫人里有長著肉瘤的,有抽著風的,還有個風韻猶存的婦人……
不久,江湖里傳出一個秘密,呂少秋根本不會武功。只是第一次和人斗劍,劍尚未拔,對方突發(fā)心病倒地身亡。人們誤以為他出劍太快,于是,以訛傳訛,稱其劍俠。拋入湖中的那柄長劍早與劍匣銹到一起,合二為一了。至于可怕的旋刀功,不過是劍俠布的局。大肉瘤、朱寡婦和劉大抽風那些人,怎么到了深山老林,至今仍無人能說得清。
這還不算,百余年后,有人在聚龍莊隱秘的地窖內發(fā)現(xiàn)了寶藏,劍俠曾經收的那些金銀財寶分文未動,全放在里面。上面還留了張字條,由于時日太久,一見光,就化為烏有了。
一切就像個謎。
選自《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