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quán)
今年55歲的德布拉·戈達(dá)德是英國倫敦考茨沃茲鎮(zhèn)上的一個普通家庭主婦。近幾年來,德布拉的生活很不順利。先是她的丈夫去世,她的孩子也只是一家小工廠的普通職員,收入微薄,她還要贍養(yǎng)80歲高齡的老母親。2018年底,母親生病住院,原本就拮據(jù)的生活變得更加窘困——德布拉需要承擔(dān)900英鎊的手術(shù)費。
幾年中,德布拉已經(jīng)變賣了很多財物,可這900英鎊的手術(shù)費去哪里拿?德布拉突然想起30多年前,20歲出頭的她曾在倫敦一座天橋下的舊貨攤上買過一只玻璃戒指。當(dāng)時她只花了5英鎊,但買來之后又因害怕丟人,從來沒有戴過,直到現(xiàn)在戒指還在自己的舊柜子里。
“現(xiàn)在它是否能賣出哪怕稍微高一點的價格呢?比如20或30英鎊?”德布拉“病急亂投醫(yī)”,把那枚玻璃戒指送到珠寶行里去估價。沒想到,鑒定的結(jié)果讓德布拉嚇了一跳——那枚一直被當(dāng)成“玻璃”的戒指,居然是用一種非常稀有的鉆石做的,它的價值高達(dá)74萬英鎊。
德布拉很快將鉆戒進(jìn)行拍賣,價格竟然賣到了85萬英鎊,除去手續(xù)費,她一共拿到72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26萬元),這筆錢使德布拉一下子成了富翁。在解決燃眉之急后,德布拉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中。她覺得,自己能享受到這份好運,其實意味著他人的損失——這筆錢至少有一半應(yīng)該屬于當(dāng)初那個天橋下的地攤販。
德布拉重新來到記憶中的那座天橋,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那里的街道和房屋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她嘗試著向附近的人們打聽,但是一無所獲,于是開始向倫敦的電視臺和網(wǎng)站求助。半個月后,德布拉收到了一封來信,寫信的人說他的父親曾在那里擺攤,現(xiàn)在已經(jīng)86歲了,還健在,他們生活在倫敦附近的威斯敏斯特城。信中附著一張30多年前的照片。德布拉一看到照片,立刻斷定這就是那個賣給她“玻璃戒指”的人。她立刻趕往威斯敏斯特城,在那里見到了當(dāng)初的那個地攤販,他名叫伍德洛·山姆。德布拉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并表示要把拍賣戒指所得的一半財富贈送給他。
有人會拒絕別人主動送上門來的錢財嗎?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奇妙,伍德洛·山姆笑著說:“事實上,我并不記得曾經(jīng)出售過這樣一枚戒指。非常感激你,但我不能接受你的好意,更何況我已經(jīng)收獲到最大的財富了,那就是你的真誠和善良?!本瓦@樣,伍德洛·山姆謝絕了那幾乎是從天而降的36萬英鎊,他的子女也非常贊成父親的決定,長子波文先生風(fēng)趣地說:“我們?yōu)楦赣H感到驕傲。那枚戒指也許真是我父親賣出去的,但我相信他賣5英鎊,肯定是因為他可以至少賺到兩英鎊,我的父親可是個喜歡抬價的舊貨販子!”
雖然伍德洛·山姆不肯接受這筆錢,但德布拉依舊沒有打算將其全部占為己有。2019年2月15日,她用那筆錢在威斯敏斯特城成立了“德布拉養(yǎng)老院”,而她的母親和伍德洛·山姆則成了最早住進(jìn)這座養(yǎng)老院的人。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