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燕琛
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但小學低年級的作文教學改革仍然是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新頒發(fā)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兒童作文能力應“從一年級就注意培養(yǎng)”。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低年級雖不設作文課,但要進行作文基本功的訓練。
小學生怕寫作文是個普遍現(xiàn)象,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邊實踐邊總結(jié),發(fā)現(xiàn)只要充分掌握孩子們的認知規(guī)律,考慮他們天真活潑的天性,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就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和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應該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弱,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內(nèi)容空洞,條理分不清,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
在當前課改的洪流中,要切實做好師資培訓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諳熟門徑,從而讓學生自由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讓學生無拘束地寫,想怎么寫,就寫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把作文內(nèi)容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達出來,并做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有具體內(nèi)容、有真情實感。
讓學生主動參與寫作過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熱情,使學生把寫話、習作變?yōu)槿粘I钪械囊环N自覺需要,切實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的加工和整理能力,從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作為統(tǒng)一的整體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一體化地完成,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如何幫助低年段學生突破寫話難的困境呢?經(jīng)過多年實踐反思,我個人認為,對低年段學生進行階梯式作文訓練,能有效突破這一難點。
具體安排如下:
一、一句話作文
低年段的孩子,認識的漢字量有限,連完成最基本的作文雛形——日記,都有相當大的難度。與其勉強強硬要求,不如降低標準。
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進行一句話的教學。每天早上,我總會守在教室外面迎接學生,利用每天這個時間與孩子說說話。“老師今天的衣服漂亮嗎?”孩子基本都會說“漂亮”。接著引導學生說出一句話來贊美老師,如:“老師的衣服上有幾朵小花,美麗極了!”“老師的衣服很美,我們都喜歡?!钡鹊?。放學后,送孩子出校門,也抓緊時間進行談話。一直以來,我總是強調(diào)讓孩子用嘴巴說出讓人開心的話,要多說贊美別人的話。
二、幾句話作文
在一句話教學的基礎上,慢慢引導孩子開口說話。誘導孩子看到什么說什么,想到什么說什么,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出來。老師再加以指導,變成幾句通順的話。這是從口語交際中演變出來的幾句話教學。
在引導過程中,逐漸浸透作文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心情等。從而完成幾句話的寫話教學。
記得有一個孩子(他的成績一般),寫過這樣的幾句話作文:今天,我是最早一個到學校的,比老師還早。我一看見老師就高興地說:“老師,你今天很漂亮?!甭犃宋业脑挘蠋煾吲d地笑了。
看到孩子的這幾句簡短的話,沒有錯別字,孩子的寫話水平的確提高了。
三、一段話作文
在一段話的作文中,學生經(jīng)常會犯一段到底的錯誤,往往寫完一段話,只有一個標點符號。為此,在進行一段話的教學中,必須注意到標點符號的指導。低年級學生中,常用的標點符號有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作為老師,必須指導好孩子對標點符號的運用,這樣有助于后期的分段教學。
但是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樣正確地運用標點符號,曾經(jīng)有學生這樣寫道: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買,水果,真開心。 面對這樣的標點,真的有點啼笑皆非。在小學低年級中,學生會的符號就是“,”“?!薄??”“!”這幾種標點符號。但是怎樣運用呢?就有點模糊了,有的學生甚至從頭到尾,一個句號了事。
為了糾正這一現(xiàn)象,我在網(wǎng)上查找了一些標點符號運用的兒歌,通過兒歌的反復誦讀,讓孩子記住。逗號歌:
標點符號誰最忙? 逗號使用最頻繁。句子中間要停頓,往往由它來值班。
句號歌:
一句末尾用句號,語氣平緩調(diào)不高。讀書見它要停頓,作文斷句莫忘掉。
經(jīng)過大量、不間斷的無意識訓練,逐步提高孩子的寫話能力。
四、繪畫日記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日記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昕到的、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qū)懻鎸嵉氖虑椤?/p>
但是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為了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學期初提出了繪畫日記的要求。
繪畫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的,孩子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也是我們大人難以理解的。很多事情或想法,孩子都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因此,鼓勵孩子在節(jié)假日里參與活動、游戲,或者與家長一起外出,把生活素材變成心中完美的圖畫表現(xiàn)出來,然后,根據(jù)圖畫中的內(nèi)容把生活畫面重現(xiàn)出來,再用語言把繪成的畫面表達出來,并要求爸爸媽媽在后面寫上鼓勵或者贊美的話,這樣就形成了一份簡單的繪畫日記。
事實證明,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好多了。
五、簡短式作文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范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結(jié)構(gòu)、寫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到了二年級下學期開始,有目的地要求孩子完成簡短的文章,并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要求。
文章開始要求分段,一般是以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進行教學,更加明確要求文章必須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jīng)過、結(jié)果等五要素,并逐步提高要求,在寫文章時,要加入優(yōu)美詞語、優(yōu)美句子、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等要素,從而使文章更加生動、優(yōu)美。
實踐證明,在低年級教學中,進行階梯式的訓練是孩子們比較容易接受的。
所謂“階梯式訓練法”,是將寫作的具體要求逐項分解,按照由易到難,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構(gòu)成階梯狀。對孩子們的要求是:一、寫一句話可以,寫幾句話也沒有問題;二、字數(shù)50到100可以,100到200更好;三、逐漸把事情內(nèi)容具體地表達出來;四、經(jīng)過訓練后能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心理活動等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文章中呈現(xiàn)出來,真正達到優(yōu)秀的水平。
作文階梯式訓練只不過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學生通過序列訓練后掌握了文章的各種寫作方法,有了自己的寫作風格,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