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海明
(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 濟南 250014)
韓旺鐵礦是典型的BIF型鐵礦[1-3]。韓旺鐵礦位于山東省沂源縣城東南45km的沂源縣和沂水縣境內,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山東省沂源縣東里鎮(zhèn)和沂水縣諸葛鎮(zhèn),其范圍北起韓旺村東,南到新民官莊,西自山叢村,東到耿家王峪,面積7.77km2。
韓旺鐵礦床含礦巖系為泰山巖群雁翎關組頂部斜長角閃片巖、斜長角閃巖類,層位穩(wěn)定,其頂底板巖石為角閃斜長片麻巖,含鐵巖系主要為含鐵石英角閃片巖,含鐵斜長角閃片巖等,變質巖系中含鐵達到品位要求的部分即為鐵礦。
礦體呈多層帶狀,相互緊密平行排列,與上、下盤巖層產狀完全一致,礦體在走向及傾向上皆呈幅度變化不大的波狀彎曲。礦體內部結構復雜,礦體mFe平均品位26.16%,TFe平均品位34.33%。
礦石均呈細粒變晶結構,可細分為纖狀變晶結構、纖維狀花崗變晶結構、花崗變晶結構三種結構。
礦石構造以磁(赤)鐵礦及其它含鐵硅酸鹽等暗色礦物和石英組成的黑白相間的平行條帶狀構造為特征。按條帶的粗細和形態(tài)可分為條帶狀礦石、條紋狀礦石、片狀波紋狀礦石等構造類型。本區(qū)以條紋狀和條帶狀礦石為主。圖1。
磁鐵角閃石英片巖、磁鐵斜長角閃片巖為礦床原生帶的主要礦石類型,地表氧化帶和深部斷裂帶附近才出現(xiàn)少部分褐(赤)鐵角閃片巖類。
礦石中的礦石礦物以磁鐵礦為主,其次為赤鐵礦、褐鐵礦等。脈石礦物由含鐵硅酸鹽礦物和不含鐵礦物組成,含鐵硅酸鹽礦物主要是鐵閃石、普通角閃石等;不含鐵礦物主要是石英,其次是長石、碳酸鹽等。
2.3.1 礦石礦物
磁鐵礦:半自形~自形粒狀變晶結構,顆粒較細,一般在0.04mm~0.15mm。磁鐵礦呈星散條紋狀、條痕狀分布在普通角閃石條帶中。磁鐵礦常呈包體,包含在石英、閃石類礦物和黑云母中。磁鐵礦的次生重結晶現(xiàn)象頗為普遍,形成不等粒和變斑晶結構。
赤鐵礦:為交代磁鐵礦的產物,往往有磁鐵礦的殘余,構成礦石的交代殘余結構。
褐鐵礦:是在地表氧化帶裂隙發(fā)育處進一步交代赤鐵礦的產物。
2.3.2 脈石礦物
石英:粒狀變晶,具波狀消光和拉長現(xiàn)象,在礦石中集中成淺色條帶分布,顆粒大小在0.07mm~2mm不等,而以0.5mm~1.5mm居多,往往粗細顆粒分別集聚成條帶分布,一般粗粒石英與顆粒較大的磁鐵礦共生。
長石:呈半自形粒狀,見有較密的聚片雙晶,粒徑一般0.1mm~0.5mm,多為中長石或更長石。鉀長石含量一般較斜長石少,多呈半自形粒、柱狀,具聚片雙晶,邊緣常具高嶺土化。
鐵閃石:淡藍綠色,柱狀。鏡下鐵閃石的特征是突起高,干涉色高,消光角小。折光率高于一般閃石類礦物。與普通角閃石關系密切,常常共同組成暗色礦物條帶。具明顯被普通角閃石交代現(xiàn)象,并成殘余狀態(tài)。在礦石中的含量與普通角閃石和石英互為消長。
普通角閃石:綠色,柱狀,礦物晶體大小不等,最大2.5mm×1.0mm,一般0.2m,最小為0.05m~0.1 m。常聚集成條帶定向分布,與磁鐵礦的關系最為密切,常被黑云母、綠泥石交代。
礦石中主要有益組分為鐵,其它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均較低,未發(fā)現(xiàn)具綜合利用價值的其他元素,含極微量的鈦、鉻等,達不到綜合利用的工業(yè)指標要求。
韓旺鐵礦床含礦巖系為泰山巖群雁翎關組頂部斜長角閃片巖、斜長角閃巖類。鐵礦石呈細粒變晶結構,條帶狀和條紋狀構造。主要的礦石礦物是磁鐵礦、赤鐵礦與褐鐵礦,脈石礦物為石英、長石和鐵閃石。
圖1 磁鐵礦(Mtz)集合體呈條紋-條帶狀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