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學期開始,我們著手推動核心價值觀進入班級管理,組織以“敬業(yè)、誠信、友善、愛國”為主題的四個班級管理專題課程。本文介紹其中“敬業(yè)”專題的實施及思考。
關于“敬業(yè)”品德的培養(yǎng),我們考慮從班級管理崗位的設置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角色意識。這樣做主要基于如下的思考:一是從班級管理的角度看,班級管理不能總讓幾個能干的學生干,成績一般但有其他特長的學生要發(fā)揮特長干,想干但能力不足的學生要“扶著”干,不想干會說閑話的學生要“推著”干。二是從精致管理的要求看,2018年學校把精致管理從學校層面推向班級層面,班級管理工作要做細做實,必須有班級精細管理的分工,實現全員管理,落實“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推動學生從角色中體會做好角色的要領,學會負責,從行動中體味敬業(yè)的精神實質,努力使敬業(yè)內化為學生的素養(yǎng)和品德。三是從班級管理角色多元化的角度看,班級管理的角色本身就是多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一雙發(fā)現角色的眼睛。如班級管理除了班長等六七個常規(guī)角色外,多媒體、綠色植物等都必須有人管理。作為班主任,有責任幫助學生打開視野、活躍思維,通過給學生換視角、創(chuàng)平臺,推動學生發(fā)現多樣化的班級管理角色,引領學生在承擔某一角色中探尋不同角色的內在要求,認同角色,開啟敬業(yè)之旅。
開學第一課,作為班主任,我按慣例總結過去展望將來,重點介紹本學年班級管理的兩大主題,一是精致管理,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班級。下課前布置任務,我請大家從管理班級多媒體崗位向外發(fā)散思考,尋找班級精致管理的新崗位,思考這些崗位的工作職責和要求。次日班會,我在多媒體上顯示制好的空白電子表,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始了崗位及職責的建議及責任人、督查人的互相推介和自我推介。
一節(jié)課時間,內容填滿了表格。全班43名學生,除了7個班干,其他36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管理崗位,也明確了責任。接著把表格打印出來,請學生簽字確認,并張貼公示。從周三開始進行管理崗位試運行(見下表)。
班級管理崗位推薦表
周五一大早還沒進教室,李同學就迎上來。我知道他想說什么。李同學是班級“名人”,屬于“嘴快身子懶”的類型,評論他人在行,值日掃地都掃不干凈,組長張同學經常為他再掃一次。這次,李同學爭取到的管理崗位是多媒體管理員,但是他的技術不行,昨天耽誤了英語老師上課,受到其他同學的責備。班長昨天就向我匯報過。我聽李同學解釋了昨天的事情,他提出不再負責這個崗位,并要求也不擔任其他管理工作。聽他說完,我首先表揚了他,盡管昨天多媒體卡在那里,影響了上課,但終究還是解決了,個人也提高了技術。吃一塹、長一智,下次不會出問題聽了這句話,他放松了些。我接著說,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吃飯,學習是人的天性。建議他跟多媒體應用技術好的陳同學學習,同時提醒他考慮每個老師的習慣,如英語老師整節(jié)課都用多媒體,必須在課前準備好。然后,我把陳同學從教室里找出來,請求他暫時幫助一下李同學。至于他提出“不擔任其他管理工作”就當作沒有聽到,直接把他推回教室。
第二周的班會,我組織大家反思上一周實踐“人人都是管理者”的角色體會。由于大家都真正做了,都有話說,還說了不少。接著,我提出一個新話題:為你關心的其他管理崗位提提建議。我先做了個示范,我從多媒體應該如何使用說起,講到機器的原理,講到亮度如何調節(jié),講到燈泡的使用壽命和價格,講到開關與整個機器壽命的關系……然后提出多媒體使用的注意事項。接著,大家根據自身的經驗,對不同的崗位提出不同的意見,雖然過程中稍有爭論,最終走向了統一。根據班長的記載,課后我加以整理,形成我們班特有的36個崗位的“操作手冊”人手一份,便于明確責任、規(guī)范操作,也便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和監(jiān)督。學生們在角色中感知角色責任,這是敬業(yè)課程的第一階段。
全員管理實行半學期,我們又有了新的認識,一是繁重崗位必須分擔責任,實現“一崗多人”;二是學生的角色不能固化,長處要發(fā)揚,短板也要補。多元和交叉的角色設置,既為學生理解敬業(yè)意蘊增加了機會,也是全面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的實招。
期中考試后的第二周班會,我在班上提出“一人多角色”與“多人一角色”的建議并組織實施。如班長角色,除了現在的班長外,還設立值日班長、值周班長,三個班長同時上崗。三個班長的職責和要求不同,既分工明確,又協調配合。如值周班長主要負責班級36個管理崗位的考核工作,做到每天根據崗位要求進行評比,與被考核人協商分值、提出改進要求,并每天公示考核結果。這一管理舉措的結果就是學生既可能是綠植管理員,又同時兼任值日班長,班長角色也實現多人共同分擔。通過“一人多角色”與“多人一角色”的實踐,豐富了學生的角色體驗,學生間相互體會不同的角色要求,加強對他人管理角色的理解和支持,更增強了責任意識。這是敬業(yè)課程的第二階段。
社會是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臺,是鍛煉和發(fā)展人的熔爐,是檢驗學生素養(yǎng)和品德的大場所。學生素養(yǎng)和品德的發(fā)展必須回歸社會。敬業(yè)課程實施一學期,學生通過班級管理崗位的實踐,責任意識、敬業(yè)精神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第二學期開學伊始,我們以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活動為平臺,及時聯系學校所在的社區(qū)居委會,開展“我在社區(qū)有一崗”活動,要求學生在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中尋找自身的角色,承擔他們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第一個周六上午8點,全班學生到社區(qū)。班長王同學接受了“形象檢查”工作,組織6名同學成立“隨手拍”小組,每逢周末就用手機到居委會檢查,把一些負面的情況拍成照片及時傳給居委會張主任;副班長張同學帶領8名同學建立衛(wèi)生小組,周末幫助居委會撿廢品雜物,搞衛(wèi)生;沈同學帶領4個同學幫助居委會出黑板報,兩周一次……
一個月下來,居委會張主任打電話給我,表揚了學生們的作為。我在轉達張主任感謝和表揚的同時,提出兩個新要求,一是請同學們給班級精致管理上臺階提建議;二是以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和核心價值觀進入班級管理為主題,與語文老師合作,寫一篇作文。于同學在文章中感慨地說:“我們是班級的主人,我們以不一樣的角色參與班級管理,讓我們理解班級管理的難處,知曉班級管理的責任,我們要為班級管理盡心盡力……班級管理的進步,我們擁有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學習進步更大了。我愛我的班級!”王同學說:“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表面上為班級、為他人,事實上也為自己。我們要相互支持,把班級管理搞得更好?!备鹜瑢W說:“參加社區(qū)活動是我們的責任,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是我們自己事情,我們每個人都要參加,都要盡力。創(chuàng)建活動的進步說明了眾人拾柴火焰高?!?/p>
在學生角色體驗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兩大原則:一是學生主體原則。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所有學習活動的主體,發(fā)展學生的素養(yǎng)和品德,才是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二是立德樹人原則。人無德不立,德為才之本。學校教育要從主抓學生成績的狹隘觀念和行為中走出來,把品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回應“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
班級管理以培養(yǎng)角色意識為抓手,我們收獲的不僅是學生的角色意識、班級的角色文化,更收獲了學生的敬業(yè)意識和敬業(yè)品德。目前,我們圍繞核心價值觀進入班級管理的實踐還在進行中,我們著眼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探索開展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為學生素養(yǎng)的發(fā)展建構良好的活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