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穎 安麗君
摘要:表皮毛是由高等植物地上部組織表皮細胞發(fā)育而來的一種特殊結構,細胞周期調控因子在植物表皮毛細胞形態(tài)的建成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原核表達系統(tǒng),構建pET-28a-KRP2-FLAG融合表達載體,在大腸桿菌中對擬南芥細胞周期依賴激酶抑制因子KRP2進行了體外表達,并利用蛋白標簽FLAG和His對目的蛋白進行純化。結果表明,在大腸桿菌系統(tǒng)中成功對KRP2-FLAG進行了體外表達并得到了純化的蛋白,蛋白量為0.87 mg。這為進一步研究KRP2在表皮毛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表皮毛;細胞周期調控因子;KRP2;原核表達;FLAG標簽;His標簽;蛋白純化;擬南芥;基因克隆;重組蛋白
中圖分類號: Q78;S188+.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12-0063-03
植物表皮毛是植物地上組織表皮細胞形成的一種特化結構,與表皮鋪板細胞持續(xù)進行有絲分裂不同,表皮毛細胞在命運決定之后將退出有絲分裂周期轉而進入核內(nèi)復制。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成熟的葉片表皮毛細胞需要經(jīng)歷4次核內(nèi)復制,從而使其核內(nèi)DNA含量達到32C,進而形成特定的形態(tài)[1]。細胞周期調控因子在細胞由有絲分裂向核內(nèi)復制轉換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其中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CDK)是植物細胞周期的中心調控因子,細胞周期的一些進程是通過調節(jié)CDKs活性進行的[2]。與細胞周期素相對的是CDK抑制因子,它通過與CDKs直接結合負調控CDKs活性[3]。植物中第1種CDK抑制因子是由7種基因共同編碼的kip相關蛋白家族(KRP):ICK1/KRP1、ICK2/KRP2、KRP3、KRP4、KRP5、KRP6、KRP7。ICK1/KRP1、ICK2/KRP2、KRP6過表達強烈抑制生長并且影響器官形態(tài)建成。KRPs是一類帶有C末端區(qū)域(CTD)的小蛋白,它是結合CDK或細胞周期蛋白并執(zhí)行KRPs抑制功能所必需的一類因子[4]。而CDK活性在G1/M期和G2/M期轉換時會升高并且與蛋白磷酸化、起始DNA復制、有絲分裂相關;轉錄水平調控、蛋白互作、轉錄后修飾或蛋白降解都能改變CDK活性,最終調控細胞周期進程[5]。酵母雙雜體系中除了KRP5,其他KRPs都與CDKA;1(A類CDK激酶)互作而不與CDKB1;1互作,并且所有的KRPs可以與D型細胞周期素互作,表明KRPs抑制CYCD-CDKA復合物活性[6]。
CDKA;1和其特異性抑制因子KRP2調控擬南芥葉片發(fā)育過程中有絲分裂向核內(nèi)復制的轉換。在有絲分裂活性組織中,調節(jié)KRP2過表達可降低CDKA;1活性,而在核內(nèi)復制的組織中它的活性不會降低,反而促進核內(nèi)復制。CDKA;1的弱表達導致了CDK有絲分裂活性的特異性抑制,從而誘導核內(nèi)周期。CDKB1;1通過使KRP2磷酸化調控蛋白酶體降解;CDKB1;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有絲分裂組織中要高于核內(nèi)復制組織,表明CDKB1;1促進KRP2降解并且通過維持CDKA;1活性來抑制有絲分裂進入核內(nèi)周期[7]。KRP2蛋白可以通過CDK磷酸化和蛋白酶體降解機制調節(jié)轉錄后翻譯[8],不同CDK蛋白之間的互作可以控制不同時期特異的CDK活性。
為進一步研究KRP2在高等植物細胞周期中的生物學功能,本研究對擬南芥KRP2基因CDS序列進行克隆,并在其3′端添加編碼FLAG標簽的核苷酸序列,構建了pET-28a-KRP2-FLAG融合表達載體;通過在大腸桿菌BL21(DE3)中體外表達,利用鎳柱親和層析純化,成功獲得了His-KRP2-FLAG重組蛋白。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菌株和載體 擬南芥Columbia(Col-0)生態(tài)型野生型種子、大腸桿菌TOP10和BL21(DE3)、原核表達載體pET-28a,均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遺傳實驗室保存。
1.1.2 試劑 試驗中用到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高保真DNA聚合酶Prime Star、T4連接酶、牛小腸堿性磷酸酶(CIAP)、反轉錄酶等購自Takara公司;His標簽蛋白純化柱填料Ni Sepharose 6 Fast Flow、硝酸纖維素膜(0.45 μm),購自通用電氣醫(yī)療集團生命科學部;6xHis抗體購自Abcam公司,F(xiàn)LAG抗體購自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擬南芥KRP2基因片段克隆 提取野生型擬南芥總RNA,反轉錄獲得cDNA;以此為模板用帶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點的引物進行PCR擴增;引物序列F:5′-CATGGATCCATGGCGGCGGTTAGGAGAAG-3′;R:5′-CATCTCGAGTCACTTATCATCATCATCTTTATAATCTGGATTCAATTTAACCC-3′(下劃線分別表示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點),引物由北京六合華大基因有限生物公司合成。用BamHⅠ和XhoⅠ雙酶切擴增片段和pET-28a載體,連接酶切產(chǎn)物并轉化大腸桿菌TOP10感受態(tài)細胞,對陽性重組質粒pET-28a-KRP2-FLAG進行測序鑒定[9]。
1.2.2 重組蛋白的誘導表達 將測序正確的重組質粒轉化至大腸桿菌BL21(DE3)表達菌株中,過夜培養(yǎng)后挑取陽性單克隆接種到50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220 r/min小規(guī)模培養(yǎng),待菌液D600 nm達到0.5~1.0時,加入終濃度為 0.2 mmol/L 的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于 37 ℃ 誘導表達。分別收集誘導前和誘導后菌液,4 000 g離心10 min,收集菌體并用裂解緩沖液Lysis Buffer[50 mmol/L NaH2PO4(pH值8.0),300 mmol/L NaCl,10 mmol/L咪唑]重懸,冰浴,進行超聲破碎(25 W,工作5 s,間歇5 s,15 min),結束后4 ℃、1 000 g離心30 min,分別收集上清和沉淀。以誘導前菌液為對照,用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檢測重組蛋白的表達情況,之后利用BIO-RAD凝膠成像軟件分析誘導出的蛋白量,以不同梯度(0.125,0.250,0.500,1.000 mg/mL) 牛血清白蛋白BSA質量濃度為標準對照[10-11]。
由于重組蛋白N端帶有His,C端帶有FLAG標簽,所以本試驗同時用Anti-His和Anti-FLAG進行免疫印跡檢測。將2份蛋白樣品通過電轉儀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室溫條件下用含50 g/L脫脂奶粉的TBST[20 mmol/L Tris-HCl(pH值7.5),體積分數(shù)0.1%的Tween 20,150 mmol/L NaCl]封閉 1 h,然后分別加入經(jīng)封閉液稀釋的Anti-His(1 ∶ 10 000,體積比)和Anti-FLAG(1 ∶ 1 000,體積比)4 ℃過夜孵育,次日將2塊膜用1×TBST洗3次,然后均加入鼠抗G&M(1 ∶ 10 000 體積比)室溫孵育 1 h,1×TBST洗3次,再用TBS洗膜 5 min,加入ECL工作液進行顯色。
1.2.3 重組蛋白的純化 重組蛋白小規(guī)模原核表達成功后,按照原條件進行目標蛋白擴大培養(yǎng),收集400 mL IPTG誘導后的菌液,4 ℃、10 000 g離心10 min,菌體用Lysis Buffer重懸,因為后續(xù)試驗需要有活性的蛋白,故超聲破碎后離心收集上清,并將上清用0.22 μm濾膜超濾,然后和600 μL鎳柱混合,室溫孵育1 h,轉入簡易重力柱裝置中,分別用0、50、100、200、400 mmol/L濃度的咪唑洗脫蛋白并檢測[12-13]。
2 結果與分析
2.1 擬南芥KRP2目的基因片段克隆
由擬南芥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www.arabidopsis.org)公布的基因序列可知,KRP2基因的CDS長度為666 bp。以野生型擬南芥cDNA為模板,用帶有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點的引物擴增得到了與預期大小吻合的片段(圖1);用BamHⅠ和XhoⅠ酶切目的片段與pET-28a載體(圖2),目的基因的條帶約為650 bp,載體骨架的大小約為5.3 ku。
2.2 原核表達載體pET-28a-KRP2的鑒定
目的基因片段與載體連接,連接產(chǎn)物轉化大腸桿菌后選取陽性克隆并提取質粒DNA進行雙酶切,經(jīng)電泳檢測表明目的基因片段成功克隆到了pET-28a表達載體中(圖3)。為了驗證克隆到載體中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是否正確,將 pET-28a-KRP2重組質粒進行了測序,結果表明克隆到的序列與數(shù)據(jù)庫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pET-28a-KRP2重組質粒構建成功,基因結構如圖4所示。
2.3 重組蛋白的誘導表達
將構建好的pET-28a-KRP2重組質粒轉化大腸桿菌BL21感受態(tài)細胞,建立重組蛋白的原核表達系統(tǒng)。37 ℃、0.2 mmol/L IPTG誘導表達。取誘導前,誘導后及超聲波處理后的上清和沉淀檢測誘導表達情況。結果顯示,誘導后的菌液相比于誘導前在25~37 ku出現(xiàn)了新的蛋白條帶(圖5),與預測的KRP2蛋白分子量一致。為了進一步確認誘導表達出的蛋白條帶是目的KRP2-FLAG重組蛋白,分別以His和FLAG蛋白標簽的抗體對誘導出的蛋白進行免疫印跡檢測,結果表明誘導出的新蛋白條帶能被His標簽抗體和FLAG標簽抗體識別,證明本試驗利用原核表達系統(tǒng)成功誘導出KRP2-FLAG蛋白,且重組蛋白主要存在于沉淀,上清中量較少,表明得到的重組蛋白主要以包涵體形式存在。通過Image Lab軟件灰度分析對目的蛋白濃度進行定量,得到誘導后重組蛋白濃度約為0.181 mg/mL。
2.4 KRP2-FLAG重組蛋白的純化
試驗后續(xù)是研究KRP2與CDKA;1、CDKB1;1三者之間的互作效應, 需要具有活性的KRP2蛋白,而沉淀中的KRP2蛋白以不溶性包涵體形式存在,幾乎沒有活性,因而考慮通過擴大培養(yǎng)菌體,利用鎳柱親和層析純化上清中的活性重組蛋白。將誘導后的菌液經(jīng)超聲波破碎后離心收集上清,與鎳柱室溫孵育后,用不同濃度咪唑洗脫并收集KRP2-FLAG蛋白,SDS-PAGE與免疫印跡檢測洗脫液。本試驗成功獲得了純度較高的重組蛋白,且利用BSA標準蛋白定量,最終共得到0.87 mg重組蛋白(圖6)。
3 討論與結論
植物中細胞分化調控已經(jīng)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然而對高度可信的植物發(fā)育調控還沒有一個較好的解釋。目前研究證明了一些通過轉錄因子直接控制細胞周期的相關基因,發(fā)現(xiàn)與細胞周期調控有關的因子主要包括三大類:細胞周期蛋白、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及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這3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調控細胞周期[14]。KRP2作為CDK抑制因子之一,在G1/S轉換期,被泛素酶體降解掉,CDK被激活,進入S期。有絲分裂周期向核內(nèi)周期的轉換機制對揭示細胞分化和器官大小控制進程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研究KRP2在高等植物中如何控制細胞進程,本研究通過克隆擬南芥KRP2基因,以及原核表達并純化出具有活性的重組KRP2-FLAG蛋白,以期為后續(xù)研究有絲分裂向核內(nèi)周期轉換時CDKA;1、KRP2和CDKB1;1三者之間更為精確的互作效應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 英,郭建強,趙金鳳. 擬南芥表皮毛發(fā)育的分子機制[J]. 植物學報,2011,46(1):119-127.
[2]Menges M,Hennig L,Gruissem W,et al. Cell cycle-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Arabidopsis[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2,277(44):41987-42002.
[3]Morgan D O. Cyclin-dependent kinases:engines,clocks and microprocessors[J]. Annu Rev Cell Dev Biol,1997,13:261-291.
[4]de Veylder L,Beeckman T,Beemster G T,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of Arabidopsis[J]. The Plant Cell,2001,13(7):1653-1668.
[5]Zhou Y M,Wang H,Gilmer S,et al. Effects of co-expressing the plant CDK inhibitor ICK1 and D-type cyclin genes on plant growth,cell size and ploid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 Planta,2003,216(4):604-613.
[6]de Clercq A,Inze D.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in yeast,animals and plants:a functional comparison[J]. Crit Rev Biochem Mol Biol,2006,41:293-313.
[7]Verkest A,Manes C L,Vercruysse S,et al. The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 KRP2 controls the onset of the endoreduplication cycle during Arabidopsis leaf development through inhibition of mototic CDKA;1 kinase complexes[J]. Plant Cell,2005,17(6):1723-1736.
[8]Soichi I,Masaaki U. Cell-cycle control and plant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2011,291:227-261.
[9]李 芳,羅 軍,許會芬,等. 西農(nóng)薩能羊MAT基因的原核表達及多克隆抗體制備[J].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2(12):1-6,12.
[10]張 鈺,李亞會,屠唯一,等. 擬南芥AtERF1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達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2(4):378-383.
[11]余璐璐,龔絨雪,呂林濤,等. 擬南芥氰丙氨酸合酶CYS-C1基因擴增及多克隆抗體制備[J]. 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17,33(6):1235-1241.
[12]許 君,喬 帥,常 嵐,等. 苦瓜核糖體失活蛋白MAP30的原核表達與抗體制備[J].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9,43(5):552-556.
[13]單麗偉,唐如春,劉三陽. 小麥種子過氧化物酶WP1基因的原核表達、純化及多克隆抗體制備[J]. 生物工程學報,2011,27(1):26-30.
[14]鄒向陽,李連宏. 細胞周期調控與腫瘤[J]. 國際遺傳學雜志,2006,29(1):70-73.白 雪,張慧莉,黃 沖,等. 解淀粉芽孢桿菌草酸脫羧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與活力測定[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9,47(1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