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媽媽
兒子班里的小學家長群平日里都挺安靜,除了交流作業(yè)和活動,誰也不多說話??墒怯幸惶欤晃粙寢屌瓪鉀_沖地在群里發(fā)了一段話并@了另一個同學的媽媽,平靜被打破了。
“放學時,我看見你家兒子摸我女兒的屁股!這種行為已然觸犯了我們的底線,你最好出來給我個說法!”
群里的父母紛紛出來調(diào)和,我不由得陷入思考:一年級的小朋友真的會做出“蓄意猥褻”行為嗎?出于好奇,我問兒子:“你平時在班上跟女生玩嗎?都玩些什么?”沒想到兒子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告訴我:“當然玩??!我都已經(jīng)有女朋友了,還給她送過戒指,拍過婚紗照?!彼€補了一句,“媽,我這算不算早戀啊?”
哪個小女孩?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兒啊,你可真是不鳴則已,一鳴便暴擊了你老母親的心啊!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我開始追問細節(jié)。原來,兒子送的戒指是用吸管做的,拍婚紗照是上體育課時他們共同比畫出“咔嚓”的照相游戲,兩只小手貼在一起,他們以為這就叫“結(jié)婚”。
我默默松了口氣:“結(jié)婚之后你們倆都玩些什么呢?”兒子回答:“她下課會來捏捏我的臉,然后拉著我一起轉(zhuǎn)圈圈?!痹瓉恚瑑鹤铀^的“結(jié)婚”就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為了組成游戲搭檔和建立友誼而形成的一種不太穩(wěn)定的契約形式。也是,七八歲的孩子連性意識都十分模糊,上文中的小男孩談何“蓄意猥褻”?而我兒子又談何“早戀”呢?我和群里告狀的媽媽一樣,都反應過度了……想到這里,老母親的心安全落地。果然,一個星期后兒子回家告訴我,跟他“結(jié)婚”的小女孩換人“轉(zhuǎn)圈圈”了,而捏他臉的人也變成了后桌的小女孩。
我好欣慰,兒子在剛上一年級時就能順利交到同性和異性朋友,適應小學生活了。但我也隱隱擔心,覺得是時候該幫他劃出交友的界線了。
要討論兒童社交的界線,必然先說到異性交友。在幼兒園期間,有些男生和女生的廁所都是連在一起的,中間沒有遮擋物,到了小學才會分開,但處于過渡時期的孩子,無法立刻明白這條界線代表著什么。
或許,摸小女孩屁股的小男孩也不明白觸摸的意義,這就需要父母提前為孩子樹立交友的性別意識。要想樹立這種界線,不能一味地扯著孩子的耳朵強調(diào),因為孩子可能會有逆反心理:你不讓我碰,我偏要碰,我就要看看碰了之后會發(fā)生什么。記得兒子上幼兒園時,班上有個小女孩耳朵做了小手術,她的媽媽囑咐老師不能讓其他同學碰她的耳朵,老師也一再強調(diào)了,但班上的小男孩個個都好奇得不得了,圍著她想要看看碰碰,小女孩嚇得直哭。
所以,如果上文中小男孩不明白為什么不能碰別人的身體,便可以讓他親身體會一下自己的身體被他人貿(mào)然觸碰,是不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當然,同性孩子之間也要有身體界線。我親眼看到過很多小男孩之間打鬧時喜歡互相拉對方的褲子;也見過小女孩的胸部剛剛發(fā)育的時候,她們會互相玩一種“襲胸”的游戲;還有一些同性的小朋友,因為看過對方的身體,會互相取與身體有關的外號……這些都是社交越界的表現(xiàn)。凡是讓孩子覺得不舒服的言行,都意味著對方越過了自己的界線,這時就有必要教孩子告訴對方,或者等孩子傾訴后直接告訴對方的父母、老師,及時制止這種越界的行為。但父母決不能像文章開頭那樣在群里公然“告狀”,這樣不僅會把事態(tài)擴大,還會對兩個孩子的社交生活產(chǎn)生不良影響。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在學校、集體中度過的時間會越來越多,也會接觸到更多同齡的朋友。如果能讓孩子早一些明確自己的交友界線,那么他就可以早一些擁有一段關系穩(wěn)定且對等的友誼。
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沒有家人陪伴的時候能交到良友,幫助他們愉快地適應集體生活、適應社會、適應長大的步伐,但是在這之前,幫他在友情之中劃好交往的界線,可以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護殼。
愛交朋友是好事,保護自己也是好事。君子廣交友,待之需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