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地質專業(yè)委員會主辦的核心期刊《石油實驗地質》召開第六屆編委會會議。40余位第六屆編委會委員及石勘院的有關領導聚集一堂,共謀期刊發(fā)展大計。
石勘院領導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石勘院院長、黨委書記鄭和榮到會并致詞。他向出席會議的各位編委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石油實驗地質》創(chuàng)刊于1963年,始終堅持以石油實驗地質為辦刊方向,在業(yè)界有較高的影響力,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現(xiàn)已經成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國核心(A)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石化優(yōu)秀期刊。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各位領導、各屆編委以及編輯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新一屆編委,群策群力,把期刊辦得越來越好!
石勘院副院長徐旭輝,石勘院院長助理、無錫所所長、黨委副書記胡宗全先后主持會議。上一屆編委會主任委員劉文匯回顧了編委會的工作,并對期刊今后的發(fā)展提出建議。徐旭輝作熱情洋溢的講話,對編委會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并做了部署。胡宗全對到會嘉賓致以誠摯歡迎,表示將大力支持刊物發(fā)展,并作了“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實驗地質技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報告。葉德燎主編向編委會作編輯部工作報告。
會議宣布徐旭輝為第六屆《石油實驗地質》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宗全、關曉東、郭元嶺為副主任委員,葉德燎為常務副主任委員。本屆編委會共有委員97人,大多為國內三大油公司和重點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還包括7名外籍專家。
參會編委就如何加快發(fā)展步伐、盡快進入EI陣營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伊利諾伊大學連炎清教授指出,隨著當今科技的發(fā)展,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促進是大趨勢,例如數(shù)字模擬技術與實驗技術相結合。他建議多發(fā)表此類文章,可以獲取更多關注,提高期刊論文的引用率;同時,對于高質量的綜述性文章,要盡量英文化,這也是提升期刊國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西安石油大學趙靖舟教授強調,刊物要突出自身獨有的實驗特色。當前實驗分析技術在非常規(guī)、地球化學研究方面進展迅速,建議刊物特約相關領域實驗技術專家撰寫綜述性文章;同時,期望刊物不斷努力,早日躋身EI,吸引更多優(yōu)質稿源。西北大學任戰(zhàn)利教授稱贊《石油實驗地質》刊物定位準確,富有特色。他建議編輯部多關注重大項目進展,多參加學術會議,做好約稿工作;同時,應對當年出版計劃提前做好規(guī)劃,向編委、作者發(fā)布出版方向,做到有針對性地組織稿件。專家們紛紛獻言獻策,討論氛圍十分熱烈。
最后,徐旭輝做總結發(fā)言。他說,這次討論是一次非常務實的討論,感謝各位編委給了很多切實有效的建議。他表示,要充分發(fā)揮編委會的作用,盡職盡責做好各項工作;要突出刊物特色,保持刊物定位;要打造高點,爭取早日進入EI;同時也要為刊物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助力《石油實驗地質》登上更高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