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微
在女皇武則天的盛世錦年里,狄仁杰是神一樣的存在。江湖傳說中,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慧成通天神探。女皇尊稱他為“國老”,在他死后,淚流滿面地喟嘆道:“朝堂空矣!”朝堂當然沒空,是她的心空了。
掏空女皇心的這個男人雖出身官宦之家,但家世算不得顯赫。初入官場,他出任州縣司法小官,級別很低,充其量就是給領(lǐng)導跑腿打雜。后因同事的刁難與誣陷,他差點被排擠出去。幸運的是上司明鑒,不僅還他清白,并慧眼識出他這顆夜明珠,竭力向上推舉了他。
他是個不打折扣的工作狂,進入高院后,短短一年時間里,處理了近萬件堆積多年的案子。更令人驚嘆的是,多達17000個涉案人里競無一個喊冤。一時間,狄仁杰的神探之名威震四海。
他不僅能干、肯干,而且還敢干。高官權(quán)臣、皇親國戚犯了法,即便高宗有意偏袒,在他這里,絕對和庶民同罪。再硬的后臺,也硬不過他的正直與無私。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大刀闊斧地高歌猛進。高宗除了怕老婆,耳根子軟,還是個有才具并且想干一番事業(yè)的帝王。憑著他的欣賞和認可,狄仁杰從此進入帝國的核心地帶,開始參政議政。
官居宰相的狄仁杰在朝廷慢慢走紅之時,也正是陰謀家武承嗣躊躇滿志之日。當武承嗣意識到他將來會成為自己被立為皇嗣的最大障礙時,便指示酷吏誣告狄仁杰謀反,隨即將他逮捕下獄。出人意料的是,一向鐵骨錚錚的狄仁杰不等嚴刑逼供,就毫無氣節(jié)地承認了被指控的一切。
其后,趁獄吏放松警惕,狄仁杰偷偷寫下了上訴材料。幾經(jīng)輾轉(zhuǎn),這些上訴材料被如愿遞交到女皇手中。女皇一向心硬、骨頭硬,手腕更硬,整個人都是鐵打銅鑄的,容不下沒有骨氣的人。況且,她一向高看狄仁杰。于是女皇親自召見他,當面質(zhì)問道:“你為什么主動承認謀反?”狄仁杰平靜地回答:“假如我不承認,恐怕早就死在皮鞭之下了!”
如果說高宗朝時,狄仁杰是一篇雄赳赳氣昂昂的戰(zhàn)斗檄文,尖銳、鋒利,快意思仇;那么和女皇共事時,他則把自己改造成清新淡雅的散文,像水一樣通明、透明、溫潤,遇阻則繞行,善利萬物而不爭。又因知曉做事的艱難,所以他敬重女皇,懂她也體恤她,像水一樣,慢慢流進并滲透她心里。
他一生中不得不提的是興復李唐皇室。此時的他不再頑固地硬碰硬,一條道走到黑地堅挺著,像堵墻一樣,堵著別人的心,也堵著自己的路;也沒有像那些不開竅的大臣,站在自認為道德和正義的制高點,鋒利地聲討或謾罵;而是設(shè)身處地地站在女皇的立場,從女皇的需求和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如果您立了您的兒子,將來您就是皇帝的母親,配享太廟也是理所當然;而您要是立了武氏的后人為太子,那么將來您只能是未來皇帝的姑母,讓侄子為姑母立廟,這事夠嗆!”話說得人情人理又私房貼心,想不打動女皇都難。
他也不再急于求成,一次勸說無果,就另找機會,大展水滴石穿的韌性。為此,他還精心挑選了自己的接班人,以確保即便自己死后,武承嗣也不會死灰復燃。他等不起、做不到的事情,就安排人繼續(xù)等、繼續(xù)做。李唐王朝就這樣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復辟,他在女皇心中也愈加水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