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山貓
這幾天,一則有關中國確認18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不過,網(wǎng)上的文章大部分內容又僅限于“威脅”“超級真菌”“可怕”等字眼,弄得人心惶惶。不過,同學們大可不必恐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指出,耳念珠菌感染在中國不嚴重,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預防措施。那么,耳念珠菌感染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情況下會感染?普通人該如何預防呢?
什么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種,念珠菌屬于真菌。真菌的局部感染非常常見,常見有手足癬、股癬,很多人都中過招。外耳道的各種真菌感染(不—定是耳念珠菌感染)也很常見。
2009年,日本首次從病人的外耳道分離出來該型念珠菌,故命名為耳念珠菌。耳念珠菌不是只生長在耳道里,在人的尿道、呼吸道和腸道都有分離到。該真菌在顯微鏡下和普通的念珠菌毫無區(qū)別。不同之處在于,耳念珠菌有耐藥性。
耳念珠菌感染對目前的大多數(shù)抗真菌藥如氟胞嘧啶、兩性霉素B、制霉菌素、球紅霉素、甲帕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都有耐藥性或者大都有耐藥性。這可以讓科學家加緊研究,研制出新藥來治療此類感染。
通過回溯性的念珠菌菌株調查,發(fā)現(xiàn)最早已知的菌株來自1 996年的韓國。目前已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已經分離到該型菌株,日本、南韓、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科威特、以色列、南非、加拿大、美國及歐洲歐盟各國都有發(fā)現(xiàn)菌株和病人。我國大陸發(fā)現(xiàn)1 8例感染病人,中國臺灣發(fā)現(xiàn)1例門診輕癥病人。
你看,非洲大陸和一些醫(yī)療條件落后的國家或者地區(qū)就沒有分離出耳念珠菌,為什么?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分離,或者說根本沒有必要去分離。
由于耳念珠菌的傳染性并不強,它不像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如流感病毒、鼠疫桿菌那樣可以很快隨人群擴散,因此耳念珠菌在全球范圍內的普遍存在也許本來就有。
因此,目前的觀點大多認為耳念珠菌本來就分布在世界各地,也曾經引起過各種感染,只是以前大家沒有認識到,或者沒有技術手段把它分離出來。
知識鏈接
耳念珠菌是一種侵蝕脆弱免疫系統(tǒng)的多重耐藥性真菌。如果感染了真菌,—般都有相對應的抗真菌藥物,大部分抗生素只能治療細菌感染,耐藥性一旦產生,藥物的治療作用就明顯下降。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耐藥性珠菌就會大量繁殖,導致其耐藥性越來越強。
怎么樣才會感染耳念珠菌
前面已經說了,真菌的局部感染常見為各種體表癬之類。通常我們說的真菌感染(包括耳念珠菌感染)指的就是真菌全身性感染。但是,普通人不會導致全身性的感染。
我們的皮膚、口腔、胃腸道、鼻腔等各種地方都有無數(shù)的細菌,大部分是和我們共生共榮的有益菌,叫正常菌群。各種細菌和真菌也會彼此爭地盤,但正常情況下是相互制約、彼此平衡。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害菌不容易生存和大量繁殖,只能少量存在。
打個比方,一山難容二虎。兩只老虎很難和平共處,但是偶爾有只老虎趁另一只老虎不注意,在它的地盤打個牙祭,也不會有什么。
正常菌群和有害菌群的關系也差不多和上面—樣。再說了,就算真菌能夠進入人體,也會被人體的正常免疫系統(tǒng)給消滅了。許多人身上都可以檢出耳念珠菌,卻不會導致感染。
真菌長期感染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 長期的嗜中粒白細胞減少癥。這種病多見于惡性腫瘤病人化療后,也見于各種嚴重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
2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者本身免疫系統(tǒng)受損、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的人。這種病人偶見于肝移植等器官移植后。
3 嚴重細菌感染。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索后,菌群失調,引起真菌繁殖,導致感染。
至少要符合以上三條中的—條,人才有機會感染上包括耳念珠菌在內的真菌。
正常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得先亂用抗生素把自己體內的有益菌統(tǒng)統(tǒng)殺死,再用上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把身體內白細胞降到極低,才有可能感染,但—般人誰會這么做呢?
總而言之,普通人想要感染上耳念珠菌,談何容易?
耳念珠菌感染的死亡率很可怕嗎
外科嚴重感染非常虛弱的病人長期使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后,會出現(xiàn)真菌感染。一旦發(fā)生感染,就會兇多吉少。
早期肝移植病人很多死于真菌感染。真菌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死亡率本來就很高,比如血液系統(tǒng)疾病病人出現(xiàn)真菌感染后,死亡率達50%。
耳念珠菌感染死亡率為30%~60%,和普通真菌全身性感染死亡率相差并不大。無非是一件原來大家不知道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了,所以沒必要恐慌。
耳念珠菌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
耳念珠菌感染病人會通過血液系統(tǒng)感染,以菌血癥表現(xiàn)最為常見,表現(xiàn)為高熱、寒戰(zhàn)、肝脾腫大等。血液流到哪里,感染就到哪里,包括腹腔內、泌尿道、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甚至骨骼及肺部感染。
感染者的臨床特征與感染其他真菌的臨床特征無異。病人在感染前往往使用過抗真菌藥物,特別是氟康唑。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抗真菌藥物,醫(yī)生只能對癥治療,期待病人免疫系統(tǒng)恢復正常,從而來殺死耳念珠菌。病人被置于單人病房,采取標準的接觸防護措施。醫(yī)護人員要徹底執(zhí)行手衛(wèi)生的制度,以防交叉感染。
普通人如何預防
首先,別長期濫用抗生素;其次,要增強抵抗力,努力別生病是正道。我們前面也提到了,普通人想要感染耳念珠菌,很難,所以不用預防。
好了,看明白這些,你可以知道,作為普通人,耳念珠菌其實是怕你的,你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