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上個月我們開車從愛丁堡出發(fā),沿英國東海岸線向南,直到倫敦北部,再從西海岸返回。在8天的行程里,一共住了4個地方,都是所謂的“民宿”,讓我們體驗了其中的各種類型:有一處其實是度假村,把工業(yè)革命時期的廠房改建為一家家獨立的住戶;另兩處是專門用來出租的整套房子,房東自己就住在隔壁;而在倫敦北部的一家,則顯然是房東自己的家,房間里還擺著家庭照片,衣柜內(nèi)掛著各種衣服。
近年來民宿在英國大為流行,主要還是因為Airbnb等網(wǎng)絡(luò)平臺的出現(xiàn)。過去英國也有度假屋,一般叫作“飲食自理”(self-catering)出租屋,出租方式比較刻板,大部分必須以周為單位預(yù)訂,通常是星期六入住,下星期六退房。而傳統(tǒng)的BnB,原意“床和早餐”,其實類似旅館,只是一般規(guī)模很小、價格較低。Airbnb流行之后,才出現(xiàn)了大批居民房變成短期出租房的情況。
這當然給旅游者帶來了很大方便,我們一行共6人,需要3個房間,行程短促,每處停留不超過2晚,租整套民宿既合算又方便,而且還能到游客稀少的鄉(xiāng)村山林小住。我們第一站住在英格蘭東北諾桑比亞的國家公園內(nèi),住所原來是一家農(nóng)舍,周圍人煙稀少,手機沒有一點信號,房東也不提供上網(wǎng),仿佛與世隔絕,正好斷了出門旅游還要看手機消磨時間的念頭。
當然,我們也想到了作為游客給當?shù)鼐用駧淼牟槐?,好在我們住的地方既不是居民密集的地方,也非游客蜂擁之地,不至于太影響鄰居的生活?/p>
有這個鄰居意識,是因為近一兩年來,隨著Airbnb的成功,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反彈也越來越強烈。以愛丁堡為例,這里大半年都是旅游旺季,市中心出租給游客的房子自然十分搶手,許多民居被房東改造成了Airbnb短租房。
前兩天,我去了市中心的“皇家一英里”(Royal Mile)大道,發(fā)現(xiàn)在離愛丁堡城堡不遠的一座三層公寓樓門口,裝著一排5個密碼鑰匙盒。住過Airbnb短租房的都知道,這是房東租客交接鑰匙最常用的辦法。我估計這座樓里可能只有6套公寓,而其中5套變成了Airbnb短租房。
這并不是孤立的現(xiàn)象,愛丁堡目前已有超過7300家Airbnb短租房。在社交媒體上,許多本地居民抱怨周圍Airbnb短租房太多,住客吵鬧、亂丟垃圾,而扎眼的密碼鑰匙盒就成了批評的焦點。有人甚至質(zhì)疑密碼鑰匙盒的合法性,因為市中心很多房子屬于受保護建筑,不能隨便在外墻上加裝東西。
一個更為長期的問題是社區(qū)的空心化,Airbnb實際上搶占了長期出租房的資源,造成市中心的居民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旅游點就會失去生機與活力,變成博物館或主題公園。所以,目前蘇格蘭政府正在著手修改法律,擬定中的措施包括要求提供度假短租的房東必須事先獲取執(zhí)照,并且一年短租不得超過90天等。
作為游客我們受益于民宿的繁榮,作為居民則切身體會到民宿帶來的沖擊。對于許多旅游點來說,周圍的人文生態(tài)是其吸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愛丁堡并非第一個開始立法管理民宿的歐洲城市,希望能在旅游業(yè)和社區(qū)保護之間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