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晶
我來自呼倫貝爾巴爾虎草原,是一名在基層服務(wù)的司法行政干警。1994年,我父親轉(zhuǎn)業(yè)到了呼倫貝爾市司法局,在接受公務(wù)員學習培訓過程中,父親特別認真,我記得特別深,有一次他抱著一摞書像一名小學生一樣驕傲地告訴我他考了第一名。那一年我13歲,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對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朦朧的認識。
我通過勤工儉學完成了4年的大學教育和5年的留學深造,回國后通過公考,我光榮地成為一名司法行政干警。10年來我生活工作在祖國北疆、中俄蒙三國交界的草原小鎮(zhèn),一路走來,感悟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哲理;汲取著履行好責任使命的精神力量;收獲著服務(wù)群眾奉獻社會的幸福快樂。
一個年關(guān)將近的下午,辦公室里來了一位頭發(fā)花白、走路緩慢的老奶奶,我問奶奶有事嗎?她沒出聲,我走到她身旁,她看著我,眼神里流露出一種想要傾訴,卻又猶豫不決,欲言又止的矛盾心情。我趕忙倒了一杯熱水找來一把椅子,讓奶奶坐下,奶奶眼里濕潤了,緊緊地抓著我的手,我現(xiàn)在還記得她十指冰涼冰涼的。奶奶問我:“姑娘你是黨,是政府嗎?”“奶奶我是,你有什么事就和我說吧?!蹦棠陶f,她有4個孩子,生活的都還行,可自打去年老伴去世后,她得了一場重病,孩子們就不再盡贍養(yǎng)義務(wù),還侵占了她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草場補貼款,使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和同事立即聯(lián)系了她的四個孩子,一家一家做工作,一個一個說理釋法,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努力,老人的四個子女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共同簽訂了贍養(yǎng)協(xié)議,無依無靠的老人生活又有了著落。
在接收的社區(qū)服刑人員當中,一個未滿18周歲的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長得很精神,足球踢得也很棒。他的父母都是牧民,沒有文化,孩子很爭氣,考上了大學預(yù)科班,可是就在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的暑假里,他因為和同學喝酒,搶了別人100塊錢,成了一名社區(qū)服刑人員??粗⒆右虼藬嗨土藢W業(yè),我們實在不忍心,一方面鼓勵孩子主動與學校聯(lián)系,一方面以孩子幫教小組成員的身份給他的老師、院長打電話,寫懇求信、保證書,希望他們再給孩子一個通過函授自學成長的機會,但是由于相關(guān)規(guī)定無法逾越,孩子失學了。他接受不了,覺得100塊錢,僅僅100塊錢,并不是什么大數(shù)目,而且他已經(jīng)知道錯了,為什么還不讓他上學呢?他沒有了當初的自信,沒有了希望,開始自暴自棄,抗拒監(jiān)管。我們幫教小組成員及時研究探討,怎樣才能把孩子挽救回來?我們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包括法制教育、親情感化、心理疏導、就業(yè)幫扶等內(nèi)容的監(jiān)管幫教措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打開了他的心結(jié),引導他參加了呼倫貝爾市一所??茖W院的自學教育,最終使他順利回歸了社會。
為一起起矛盾糾紛化干戈為玉帛,為一個個社區(qū)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為每一位因打不起官司求助的弱者伸出援手,讓辦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使人感受到公平正義,讓4K智能機頂盒成為“家庭律師”走進牧民的氈房,讓制作的每一冊法律知識讀本、舉辦的每一期法治講堂、組織的每一場法治烏蘭牧騎演出……把法治精神浸潤到每一位牧民群眾的心靈,把法治陽光播撒在這片草原的每一寸土地。為此,我執(zhí)著著、付出著、并快樂著,因為這是義務(wù)、是責任、是使命、更是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