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勇
某日,任課老師安排學生自行活動,然后便離開教室。此時,一年級學生陳某與邢某在座位上相互嬉耍。陳某用鉛筆指著邢某的臉說:“你臉上有顆痣。”邢某隨即反過來用鉛筆指點陳某時,筆尖正好戳到從過道上走過的吳某的左眼珠,致其左眼穿通傷伴外傷性白內(nèi)障。吳某住院治療44天,支付醫(yī)療費7000元。經(jīng)鑒定吳某左眼損傷為十級傷殘,吳某的父母遂要求學校承擔孩子的全部醫(yī)療費用以及精神損失費。學校卻認為,吳某是因陳某與邢某打鬧而受傷的,應找他們的父母要求賠償,學校對此沒有任何責任。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對吳某受傷的賠償責任應由誰承擔,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嬉戲行為與傷殘結(jié)果之間無直接的因果關系。就本案而言,陳某與邢某嬉戲行為是引發(fā)邢某用鉛筆指點陳某、筆尖誤戳吳某眼球的原因,而邢某刺吳某眼球的行為是導致吳某左眼傷殘的原因;為此,嬉戲行為與傷殘事實之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但從實質(zhì)上看,吳某左眼傷殘是由于邢某筆尖戳到其左眼球?qū)е碌?,也就是說邢某筆尖戳到吳某左眼球的行為是導致吳某左眼傷殘結(jié)果的直接原因。邢某的致害行為雖然是在與陳某的嬉戲過程中發(fā)生的,但嬉戲行為與被害人的傷殘結(jié)果沒有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并不存在因果關系。本案的致害人即侵權行為人是邢某一人,而不是邢某與陳某兩人。所以,陳某的父母不應對吳某的傷殘結(jié)果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其次,未成年人致人損害,監(jiān)護人應負賠償責任。案例中的三名一年級學生都是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沒有判斷能力或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加之他們通常沒有獨立的個人所有的、可以自己支配的財產(chǎn),所以《民法通則》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造成國家、集體或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本案致害人邢某現(xiàn)年7周歲,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理應由其父母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最后,學校有明顯過錯,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作為教育管理者,應當履行教育和管理職責,對在校學生的生命健康負有監(jiān)督管理和保護的責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0條規(guī)定:“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庇捎诒景钢潞φ吆褪芎φ呔俏闯赡甑臒o民事行為能力的在校學生,他們在校學習期間,學校對他們有保護、教育和負責其安全的義務,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期間造成的損害負有因未盡到教育和管理職責的責任。邢某致吳某左眼傷殘的行為發(fā)生在教室內(nèi),而且是在上課期間。任課老師安排學生自行活動后離開教室,沒有履行教育和管理職責。這種擅離崗位的瀆職行為表明學校具有明顯的、重大的過錯,因此,學校對吳某傷殘結(jié)果應當承擔主要民事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邢某的監(jiān)護人及學校應共同承擔責任,其中由學校承擔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