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堯)健
圖1 荷花仙子壺
宜興紫砂壺歷史悠久,它起源于宋、盛于明清,發(fā)展至今,衍生出精彩紛呈的造型裝飾體系,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享譽海內外。宜興紫砂有很強的傳承性,它以不可替代的實用性和精美絕倫的造型為人喜愛,凝結了無數紫砂藝人的智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載體。
紫砂壺造型“方匪一式,圓不一相”,可謂造型藝術的寶庫。發(fā)展至今,紫砂壺大致可分為光素器、花器和筋紋器,光素器簡約凝練,花器形象逼真,筋紋器富于韻律美,三大類型各有千秋。此壺是典型的花器,花器題材豐富,自然界中的花草蟲鳥等都能經過創(chuàng)作者的抽象提煉和藝術加工設計成壺體,運用貼塑、鏤雕、捏花等花器裝飾工藝以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創(chuàng)作紫砂花器,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對生物的自然形態(tài)和比例構造有塑造能力,更需要藝人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覺知,對日常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悟,才能以形寫神、創(chuàng)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此壺以荷花為創(chuàng)作題材,壺身與壺流以段泥為原料,契合蓮藕的色澤性狀,身筒飽滿圓潤、曲線柔和有張力,重心下沉,顯出穩(wěn)重的氣勢,壺流由兩節(jié)蓮藕構成,粗壯圓潤,流口收斂、顯得秀巧可愛,壺流與壺身為暗接,渾然一體,宛如三節(jié)蓮藕相連,栩栩如生。壺身為嵌蓋,與壺身嚴絲合縫、貼合平整,構成統(tǒng)一和諧的視覺感。一片蜷曲碩大的荷葉從蓋面包裹而下,覆蓋了半個壺身,荷葉采用了貼塑的裝飾工藝、以綠泥制成,葉片經脈清晰,好似一個玉盤,又好比少女散開的微微打卷的舞裙。壺把與荷葉一色、渾然一體,以葉柄為原型,其上遍布疏密有致的小點、為葉柄的孔道,工藝十分細致。荷葉上跳躍著幾只活靈活現的青蛙,頭部尖尖的、眼睛外突,身上披著綠色的外衣,形象逼真。壺鈕是一個手捧蓮蓬的小仙童,蓮蓬飽滿,蓮子顆顆清晰、嬌小嫩黃,刻畫細致,極富真趣。此壺運用了段泥、綠泥、紫泥等多種泥料,呈現出多彩生動的形象及生趣盎然的藝術風格,塑造出荷塘月色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感受到濃郁的自然情趣和無盡生機。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古往今來,描述蓮花的詩句數不勝數,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常用題材。蓮花在我國多處有種植,荷花全身都是寶,根莖稱作藕,橫生泥中,長而肥厚;種子橢圓形,顆粒飽滿,稱作蓮子。藕和蓮子均可食用,皆為營養(yǎng)品。葉片圓形,寬大,葉面綠色,既可代茶飲用,又是上乘的包裝材料,人們常用荷葉來包裹烤魚、燒肉、糯米飯等食物。荷花花朵碩大,花樣多種、花色豐富,極富觀賞性。藕、藕節(jié)、葉、葉柄、蓮蕊、蓮房入藥,能清熱止血;蓮心入藥,能清除心火、強心降壓;蓮子入藥,能補脾止瀉、養(yǎng)心益腎等。此外,荷花還有著豐富的含義。首先,荷花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圣潔的象征;其次,荷花是美麗的象征,唐代詩人李白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來形容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huán)的容貌;最后,荷有“花中君子”的別名,象征品行高潔、正直謙虛。在中國有成語叫“藕斷絲連”、“佳偶天成”,因此,蓮藕又象征美好的愛情。蓮子諧音“連子”,象征婚姻美滿、多子多孫,又諧音“憐子”,象征偉大的母愛。此壺壺鈕以一名仙童手捧蓮子為造型,契合蓮子文化,象征美滿愛情、寓意多子多孫。整壺宛如強有力的雕塑,以蓮為創(chuàng)作題材,將蓮的各部位涵蓋其中,同時又引入青蛙、仙童等元素,不單呈現出清幽自然的荷塘夜景及蛙鳴之趣,更是承載了深厚的蓮文化,蘊含著人們對婚姻美滿、子孫滿堂的恬淡生活的追求。
以蓮入壺的創(chuàng)作十分廣泛,此壺作為典型的仿生花器,總體上具有生動鮮明的藝術特征,整壺注重形式的變化與內在的涵義,富于自然浪漫的氣息,給人以優(yōu)雅唯美的視覺享受,讓人從中收獲心靈的平和。紫砂花器是一種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也是一種“借物抒情”的創(chuàng)作,它集多種藝術形式于一身,涵蓋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作為實用和觀賞價值兼?zhèn)涞乃囆g品,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錦上添花,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情趣,也為時代留下了獨一無二的文化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