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純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與日俱增,背負的精神負擔也越來越重,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考試緊張;多措并舉;學生
中國的教育制度,使學生面臨著無數(shù)的考試,周測、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升學考試…….林林總總,數(shù)不勝數(shù)。面對各種考試,學生不堪重負,從小學開始,學生就背負著沉重的精神負擔。因此,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緩解學生的考試壓力,還學生一個多彩的童年,不僅是老師、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和全社會的責任。
一、小學生面對考試的表現(xiàn)
考試緊張又叫測驗或評價焦慮,美國心理學家斯皮爾伯格指出,考試焦慮是一種情景具體的人格特質,即個體在評價情景中表現(xiàn)出過度擔憂,無關思維,心理混亂緊張及生理喚醒。
小學生面對考試的時候通常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
(一)無法專心復習
胡思亂想,做什么都安不下心,他們通常是心神不定,一會兒看語文,一會兒看數(shù)學,一會兒又想起還有什么事沒做,做每件事都心神不定,三分鐘熱度。
(二)失眠
小學生本來是睡眠最好的,可是面對考試的時候,他們通常翻來覆去睡不著,表現(xiàn)出這個年齡段不該有的焦慮。
(三)頻繁的去衛(wèi)生間
有的孩子面對考試的時候,總是想去衛(wèi)生間,考試前不停地去衛(wèi)生間,考試時也忍不住要去,如此反復,不停地折騰。
(四)情緒低落
平時活潑好動的孩子面對考試時,突然就安靜了,不愛說話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家長怎么問都一言不發(fā)了。
所有這些,都是考試緊張造成的,那么,造成考試緊張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小學生考試緊張的原因
(一)家庭的原因
中國的考試制度讓每個家庭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外國人不能理解的,幾千年的唯有讀書高的思想已經融進了每個家庭的血液中,深入到骨髓里。尤其是哪些當年高考失敗的家長,更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子女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夢。因此,從小學開始,他們就絞盡腦汁,嘔心瀝血的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的條件,美其名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樣,就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了考試緊張的心理負擔。
(二)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生們在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也面臨著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家長和學校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而不斷地向他們施壓,導致學生每天都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上,連假期也要埋頭苦讀。這樣一來,學生的精神壓力之大也可想而知。學生在這樣大的重壓之下會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而家長和老師又缺少必要的關心,這樣會使得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
(三)來自教師的壓力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教師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把學生叫過來,新賬老賬一起算,要么體罰,要么變相體罰。更有甚者,一個電話把家長叫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讓家長顏面掃地,還得給老師賠笑臉,低聲下氣的求老師多提問孩子,多關照孩子。在這樣的情形下,倒霉的自然就是孩子了。
(四)來自學校的壓力
面對升學的壓力,校與校之間的競爭,迫使學校采取一切手段,提高升學率,這就必須把壓力轉移到老師和學生的身上。老師與老師之間排名,學生與學生之間排名,有的學校甚至用大屏幕滾動班級、學科的排名,使老師在學生面前威信盡失。迫使老師不得不向學生施壓,挽回自己的尊嚴。
面對重重壓力,學生不堪重負,出現(xiàn)了厭學、逃學、打架斗毆,甚至自殺、他殺等現(xiàn)象,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面對學生的這種表現(xiàn),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三、多措并舉,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
(一)教師的作用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總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努力學習,通過長期的積累,自然就掌握了知識和技能,考試也就能胸有成竹了。
教給學生考試的技巧:很多老師在考試前都再三強調:先易后難,問答題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應用題分步驟,每步寫什么,這是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針對學生考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考試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緩解了學生考試緊張的情緒。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考試多如牛毛,不可能次次成功,也不可能次次失敗,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重在總結,重在積累,考試是幫助自己查漏補缺,這樣,每次考試都能進步一點,知識的掌握比單純的分數(shù)更重要。
(二)家長的作用
及時了解,正確引導:家長對孩子的情況要能及時了解,同步跟進,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成功了告誡孩子不要驕傲,再接再厲;失敗時,鼓勵孩子,不要氣餒,好好總結,知識的掌握是一輩子收益的事情。
做好與老師的溝通:孩子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只有家長與老師聯(lián)手,通力合作,才能把好孩子成長路上的每一關。因此,家長必須和老師多多溝通,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 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做好服務工作:中國的家長是全世界學生服務工作做得最好的家長,大到跑書店買資料,小到早晨起來擠牙膏,事無巨細,面面俱到,為學生節(jié)約每一分鐘,只要是為了學習的,他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我們認為家長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服務是應該的,但同時可以適當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以緩解學習帶來的壓力,消除緊張情緒。
(三)學生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
增加自信,去除自卑心理:有專家建議,準備幾張小卡片,上面記錄他人對自己的所有贊美,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可以強化自信心;可以進行自我暗示,“我行”、“我能行”,可以讓自己保持一種自信的狀態(tài);要學會挺胸抬頭,自信的人總是昂首挺胸的,這樣也可以讓人逐步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