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的形式,對嘉峪關市農(nóng)村小學漢族與回族學生相處的模式進行了調查,從交流途徑、產(chǎn)生的問題及矛盾、態(tài)度、帶來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探索,從班級管理角度對發(fā)展回漢學生關系進行有效嘗試,從而為實現(xiàn)回漢學生的和諧相處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班級管理;回漢學生;民族團結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57
(一)嘉峪關市農(nóng)村小學回漢學生關系現(xiàn)狀問卷調查報告
1.回漢學生交流頻率有待提高。嘉峪關市農(nóng)村小學回漢學生交流次數(shù)較少,只有36%的回族學生表示經(jīng)常與漢族學生交流,有44%的漢族學生表示經(jīng)常與回族學生交流。
2.漢族學生對回族學生了解較少。據(jù)調查,64%的漢族學生表示對回族不了解或者了解較少,只有12%的漢族學生表示對回族了解較深,回族的飲食習慣、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禁忌是漢族學生最不了解的方面,但同時也是漢族學生最想了解的方面,回漢學生的交流矛盾也主要聚集在這幾個方面。
(二)嘉峪關市農(nóng)村小學回漢學生關系現(xiàn)狀訪談報告
1.關于清真食品的認知程度。有45%的漢族學生對清真食品了解較為片面,這也反映出漢族學生對回族文化了解較少,自然而然地兩個民族的學生在飲食習俗上產(chǎn)生分歧,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因為一些不理解而不尊重對方生活習俗的現(xiàn)象。
2.關于共同進食的調查。在訪談過程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回族學生表示不愿意和漢族學生共同吃一盤菜,因為他們不能確認其食品是否為清真食品。
3.關于宗教信仰的調查。在訪談中,絕大部分漢族學生不信教,對宗教知識了解甚少;回族學生多信仰伊斯蘭教,信仰的不同很容易使兩個民族的學生在交流中出現(xiàn)問題,比如有一些回族學生表示自己特別反感齋戒期間,漢族學生在自己面前吃飯。
(一)將回漢學生民族團結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民族團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特別是民族文化與民族習俗教育,通過豐富而有趣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增進彼此的了解。
1.開展豐富多樣的民族交流活動。只有在不斷的交流中才能增進回漢學生的相互了解,才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升溫,才能有效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作為班主任,要盡可能地為回漢學生的交流創(chuàng)設條件。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組織學生舉辦一些交流、探討、學習等活動;在節(jié)假日,可以組織一些與民族團結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漢族學生走進回族聚集地,切實感知回族文化,了解回族民俗風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其他民族的認同感。
2.開展“民族知識主題班會”和“民族文化知識競賽”。回漢學生在交流與溝通時存在著諸多矛盾,歸根結底在于彼此之間不太了解民族文化與民族習俗,通過民族知識主題班會的開展,讓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增進對彼此民族的了解;通過民族文化知識競賽的開展,讓學生在競賽中收獲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這不僅有助于回漢學生更好地開展交流,同時也有助于提高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正確處理回漢學生之間的矛盾
教師要意識到不同民族間的學生產(chǎn)生矛盾和糾紛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矛盾和糾紛都是民族矛盾所產(chǎn)生的,不能把回漢學生之間的矛盾給擴大化和絕對化。班主任要認真分析學生產(chǎn)生矛盾的問題所在,找出根源,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合理且有效地解決學生間的矛盾與糾紛。
(三)任人唯賢,合理安排學生干部職務
少數(shù)民族大多能歌善舞,班主任應當在充分了解班級內(nèi)每個回族學生個人特點的基礎上,任命其擔任班級職務,調動其參與班級建設的主動性;班主任要注重回漢學生班干部的比例協(xié)調,不能出現(xiàn)班干部全部由漢族學生擔任或者全部由回族學生擔任的情況,要讓回漢學生在班級內(nèi)都有話語權。
(四)優(yōu)化班級文化建設
在建設民族團結的班級文化中,班主任要特別注重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是最直觀的民族團結教育載體,在班級中開設“民族文化墻”“民族黑板報”等等,都能給學生最直接的視覺體驗;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指班級規(guī)章制度、班旗、班歌等等,在其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內(nèi)容,有助于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深入每個學生心中,扎根于班級之中。
參考文獻:
[1]周玉琴.對非民族院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實效性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12).
[2]袁俊.基于民族院校的回漢民族關系調查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qū)為例[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報,2014(2).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金麗萍(1977.9— ),女,漢族,甘肅武威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農(nóng)村小學回漢學生和諧相處模式探索》(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70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