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亮
摘要: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為保障職工生活和疾病救治提供極大的便利,更能較好地保護職工權益,可看做是立法亮點。但在實施后也逐漸暴露出較多的問題,例如常見的申請程序復雜,申請主體不清等,影響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發(fā)揮其作用。對此,本文則從保障機制、主體資格和申請程序等方面分析解決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困境策略,望給予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傷保險基金 先行支付制度 困境 解決途徑
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即勞動者發(fā)生工傷事故后,雇主沒有及時繳納工行保險費而導致勞動者無法獲得相應的工傷保險補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或其他基金對勞動者實施先行支付,之后再由相關機構向雇主和第三人追償彌補資金不足。正因這一制度實施而有效保護工傷勞動者合法權益,但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使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實施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而需要加以優(yōu)化,走出制度困境,提高制度實施效果。
一、完善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資金保障機制
完善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過程中應健全資金保障機制,首先建立獨立工傷保險專項基金:當前工傷保險基金依然用于支付工行保險待遇資金,但在具體實行中因追償而存在較多的壞賬,以致于影響工傷保險金的安全穩(wěn)定。如果將守法者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用用于墊付違法用人單位資金,必然有失公平,再加上工傷保險經(jīng)辦人員缺乏較高的專業(yè)水平,無法滿足先行支付需求。對此可以建立用于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單獨的工行保險專項基金,并在此過程中建立專項基金管理機構,組建專業(yè)團隊負責一系列工作,做到??顚S?,維護專項基金安全穩(wěn)定的同時避免出現(xiàn)濫用資金現(xiàn)象。其次完善追償機制:當前我國追償機制措施包括責令用人單位償還和第三人償還等,在用語方面要求措辭軟弱,如果在具體實施中缺乏強制力,那么難以追回已墊付費用。經(jīng)辦機構在實施中如果想要向用人單位或第三人追回先行支付的資金,單純借助一方力量則難以實現(xiàn),因為其中涉及工商局、法院、銀行等多個機構,需要各個機構通力合作才能提高追償效率,保證工傷保險基金的安全和穩(wěn)定。具體操作中即經(jīng)辦機構負責整個追償?shù)慕y(tǒng)籌安排,銀行則負責查詢用人單位或第三人的財產(chǎn),法院則在收到經(jīng)辦機構通知后對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財產(chǎn)進行拍賣、扣押和查封。為了避免部分公司逃避責任而惡意注銷,經(jīng)辦機構應及時告知工商局,在多個機構相互協(xié)作下使追償機制高效運行,保證資金安全。
二、明確規(guī)范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主體資格
我國設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在于維護工傷勞動者合法權益。毫無疑問,無論工傷勞動者還是其家屬都具備申請主體資格,相關條例也針對申請主體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但部分條例中將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申請主體擴大到用人單位,這種條例明顯缺乏合理,因而需要明確規(guī)范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主體資格,更要將用人單位直接排除申請主體之外,主要因為以下方面,如果相關機構賦予工傷者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請求權,那么必然違背公平公正原則,因為每個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即為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如果用人單位省略這一環(huán)節(jié),那么在勞動者發(fā)生工傷時則需要承擔賠償義務和支付相應的保險待遇。但在過程序需明確指出的,守法者定期向相關機構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用是工傷保險基金主要來源之一,如果用人單位直接申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就運用守法者的資金為違法用人單位買單,損害權利人利益,應履行義務的主體收益,有失公平。
三、有效簡化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申請程序
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需簡化申請程序,更好地服務于勞動者。相關條例針對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有了明確規(guī)定,要求工傷職工和其家屬提供工傷認定書,由此一來才能享受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待遇,這一規(guī)定無疑有較多的不便。對此可以參考其他國家處理方式,例如西方某國家工傷保險思想理論認為,員工受到意外傷害,用人單位應采取一切適當手段讓員工恢復身體健康,幫助員工能享受正常生活,迅速參與到工作當中。而單位在認定工傷時也并非是獲得工傷待遇先行支付的主要條件,只要了解受傷員工基本條件或就可納入工傷范圍并對其實施治療,由工傷保險制度體系下的基金支付相關治療費用,這種形式節(jié)省很多申請程序,最大限度幫助受傷職工恢復健康。
四、結語
總之,我國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是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一大體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傳統(tǒng)工傷保險制度存在的不足,幫助工傷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雖然該制度是法律亮點,然而在實施制度中因客觀和非客觀因素而存在相應的問題,由此可見,法律制度進步并非短期實現(xiàn)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不能不能急于實施,需要立法者結合之前經(jīng)驗教訓積極探索,從而更好地健全完善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制度,使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作用,進一步服務于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