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2018年起禁止“洋垃圾”入境后,許多“洋垃圾”開始轉運向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近期,“垃圾戰(zhàn)”升級成“外交戰(zhàn)”,東南亞國家強制“遣返洋垃圾”,并明確表態(tài),決不當世界的“垃圾場”。
印尼廢物和危險廢物管理理事會秘書長薩伊德穆哈哈爾:在一家加拿大公司從美國西雅圖運抵印尼的集裝箱內(nèi),原本應包含紙張等可回收材料,但印尼環(huán)境和林業(yè)部卻在里面發(fā)現(xiàn)了多種“雜質”。集裝箱里除了木屑、廢棄布料、廢棄鞋子等垃圾外,還裝滿了大量塑料垃圾,甚至包括尿布。雖然這些集裝箱最初來自加拿大,但最終離開的國家是美國。這種行為是不合適的,我們不想成為垃圾場,這些集裝箱會被退回給美國。
馬來西亞能源與環(huán)境部部長楊美盈:中國的塑料垃圾禁令讓全世界看到,我們也有一個巨大的垃圾回收問題。富裕國家的公民努力將垃圾分類回收,但這些垃圾最終被傾倒在發(fā)展中國家,在那里它們被非法回收,對環(huán)境和健康造成危害。我們敦促發(fā)達國家重新審視他們對塑料垃圾的管理,停止向發(fā)展中國家運送垃圾,這種做法不公平、不文明。我們也要對非法進口二手塑料的馬來西亞公司采取行動,他們是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叛徒。
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菲律賓辦公室人員阿吉拉爾:我們應不計一切代價,阻止將廢棄物非法運送到發(fā)展中國家的行為,拒絕當富國的垃圾堆。這類廢棄物進口丑聞可能不會就此終止,這就是為什么綠色和平組織持續(xù)呼吁馬尼拉簽署《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因為這可以防堵以“回收”為幌子,運送其他危險廢棄物的漏洞。不管能不能回收,垃圾就是垃圾,菲律賓會堅定拒絕垃圾進到境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