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聰聰
為什么我們會夢見一個素昧平生的人,而且跟TA很親近呢?TA真的就是我們的夢中情人嗎?現實中,真的有夢中情人嗎?看看心理學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在夢中,我回到了學校,喜歡上了一個女生,她的名字和現實中班級里的一個女生一樣(在現實里和她從小就認識,同學會拿我們開玩笑,但我不喜歡她)。她長得挺漂亮,是跳級來的,在夢里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歡她。我叫她跟我一起上廁所(別問我為什么),從連廊繞路走空中操場。我們?yōu)榱瞬槐话l(fā)現,趴下貼著墻壁匍匐前進。我發(fā)現操場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草,很好看(在夢中我都看不清人臉,唯獨這個我記得很清楚)。然后我們到了廁所,在門口說話,說了什么我不記得了,只記得之后班主任要找我們。走廊上的同學排成列探頭偷看我們,班主任也在位于走廊盡頭的教室門口張望。我們停止了說話,再次從操場繞回去。然后我就被叫醒了。
這是好久前做的夢了,但我還記得醒來時心跳得很快,整個人很舒服。順帶一提,現實和夢中的女孩都喜歡我。
夢到自己喜歡又喜歡自己的漂亮女孩,無論她是否是現實中的人,這都是男孩子不可多得的美夢之一。從描述中也可以看出你是一個比較受歡迎的男生,有著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有比較高的自律感和道德感(你也別問我為什么知道)。
“名字和現實中班級里的一個女生一樣,長得挺漂亮,是跳級來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同名不同人的情況呢?因為現實中的某某喜歡我,所以夢中的某某也是喜歡我的,這個名字是指代喜歡我的人,這就是潛意識的邏輯。夢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滿足內心中被漂亮女孩喜歡的心理需求,當然也滿足了喜歡漂亮女孩的心理需求。滿足心理需求和保障睡眠,是夢的重要功能。人在饑餓中睡眠的時候經常會夢到吃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也使我們在睡眠時不被活活餓醒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為什么我們會夢見一個素昧平生的人,而且跟TA很親近呢?TA真的就是我們的夢中情人嗎?心理學上對夢中情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卡爾-榮格認為,每個人在心理上都是雌雄同體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男人的陽剛與女人的陰柔,只不過成分比率不一樣,表現出來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在男人的身軀里,活著一個叫“阿尼瑪( Anima)”的女人形象,這是他對于女性美好品質的全部幻想,它是男性無意識中的全部女性成分。相反,在女人的心里也有個叫“阿尼姆斯( Animus)”的男人形象,是她對男人的全部期待,它是女性無意識中的全部男性成分。阿尼瑪和阿尼姆斯首先來自于先天的遺傳,然后在后天與異性接觸的體驗中不斷發(fā)展,并且與真實的異性形象產生一些具體的關聯。因遺傳與后天環(huán)境的不同,每個人心中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也是不盡相同的。
阿尼瑪和阿尼姆斯本身是人的無意識中的抽象符號集合,不能被直接識別,只能通過投射到外部的異性身上得到體驗。通俗地說就是當我們偶遇一位異性,如果對方的特征跟我們內心中的阿尼瑪或者阿尼姆斯非常相像的話,就會產生一見鐘情的感覺,仿佛對方就是你一直在等待或尋覓的夢中情人。我們通過對一見鐘情對象的感知,大概知道了我們心中阿尼瑪或阿尼姆斯的形象。除了這樣的方式可以感知我們內心的另一半,另一個更常見的方式就是在夢中,我們夢到的讓人感覺親切或者讓我們傾心的異性,大多也是我們內心的阿尼瑪或阿尼姆斯。
夢中情人這個概念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意義,現實中遇到這樣的人是極其罕見而不可求的,它主要指我們在心理層面跟自己內在的異性部分融合。一個再堅強的男人,也是需要有柔弱哭泣的時候;同理,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也有她堅韌的一面。一個人只有內在的男女特性和諧互補方能達到更加圓融美滿的身心狀態(tài)。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中情人”,因為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位阿尼瑪,每個女人心中都有一位阿尼姆斯。能早一點看見他們,認識他們,是一件幸福且幸運的事情。祝愿讀者朋友們能夠經常有這樣的好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