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劉 毅,王安琪,朱雅婷
1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2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國際事業(yè)部,河北 廊坊
石油天然氣是哈薩克斯坦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隨著哈薩克斯坦(以下簡稱“哈國”)大力發(fā)展油氣產業(yè),以及中國構建“上合組織”和建設“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巨大合作機遇,國內不少油氣領域的企業(yè)和組織開始進入哈國市場,越來越多的國內技術人員參與到哈國的油氣設計中。哈國的法律、法規(guī)和我國存在較大差異,且缺乏哈國天然氣長輸管道管輸費定價機制的相關文獻,使技術經濟工作存在一定困難。通過介紹哈國天然氣管網發(fā)展及管輸費定價機制,分析對比了其與國內的異同,以期為在哈國從事油氣管道設計的技術經濟人員提供幫助和經驗借鑒。
哈國作為世界最古老的油氣儲藏地區(qū)之一,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儲藏量約為(6~8)× 1012m3。近年來,哈國政府為了提高能源安全水平和經濟水平,擴大了天然氣輸配管網的建設,國家燃氣化總體水平已經得到大幅提升。已建的高、中、低壓天然氣管道總長約2.86×104km,其中長輸干線總長度約1.6×104km,主要包括南北走向的中亞-中央天然氣管道、布哈拉-烏拉爾天然氣管道和東西走向的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別依涅烏-巴佐伊-奇姆肯特天然氣管道、加茲利-奇姆肯特天然氣管道、BGR-TBA管道、奧倫堡-諾沃普斯科夫天然氣管道等[1]。
根據哈國的法律法規(guī),天然氣管道運輸實體屬于自然壟斷主體,管輸費的制定和調整受到該國反壟斷政策國家委員會的監(jiān)管,管輸費定價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哈國1998年7月9日第272-I號《自然壟斷法》、哈國反壟斷政策國家委員會2014年1月20日第13-ОД號主席令《自然壟斷主體經干線管道輸送天然氣收費標準的無差別計算辦法》和2005年9月29日第286-ОД號主席令《自然壟斷主體經干線管道輸送天然氣資產利潤率計算說明》等[2]。
天然氣壟斷實體主要通過天然氣管道提供商業(yè)性天然氣運輸服務,出口天然氣運輸服務和過境天然氣運輸服務,管輸單價計算公式為:
監(jiān)管資產基礎包括當年的固定資產凈值、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凈值和流動資金。利潤率采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法確定,計算公式為:
債務成本按債務資本加權平均實際成本計算,并考慮折價或溢價、債務資本籌集或再融資費用。在項目前期可以根據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和通脹率等參數預測或假設:
股權成本一般在油氣行業(yè)平均收益率基礎上考慮國家風險溢價等其他成本進行預測:
行業(yè)收益率可以采用若干家美國從業(yè)公司的股票回報率及其增長率的平均值確定;也可以選用長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加上美國管輸行業(yè)風險溢價來確定。國家風險溢價一般以美國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為基準,哈國風險溢價就是哈國相對于美國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數值,依據美國金融分析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所統(tǒng)計的國家金融等級排名及其波動程度和美國金融學家Aswath Damodaran所統(tǒng)計的國家市場風險溢價水平確定。近年來哈國天然氣管道運輸實體監(jiān)管資產的利潤率一般在10%左右。
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開始對管輸費定價機制進行改革。2016年10月9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了新的天然氣管輸定價辦法,在跨省天然氣管道領域試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jiān)審辦法》,標志著管輸費定價方法由經營期評價法轉為服務成本法,國家對管輸費的監(jiān)管由投資項目效益指標轉向管輸經營企業(yè)效益指標[3]。
根據新的天然氣管輸定價辦法,在項目達到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的達產期前,采用經營期評價法確定管道運輸試行價格;待達到達產期后,調整為按“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核定管道運輸價格,每3年核價調整。管輸單價計算公式為:
準許收益率的確定根據《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按管道負荷率(實際輸氣量除以設計輸氣能力)不低于75%取得稅后全投資收益率8%的原則確定”。目前準許收益率按8%計取,負荷率因素僅在確定準許收入后計算管輸價格時使用。
在管輸費定價機制改革前,中國管輸費計算是根據基準財務內部收益率反算評價期內的平均管輸費,屬于融資前財務分析的范疇。由于沒有考慮項目融資結構,因此只能在項目前期進行方案比選,以滿足國內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立項報批的需要。按照上述方法確定的管輸費前期較低,不能保證項目運行初期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可能需要短期貸款來彌補現金流不足所帶來的資金短缺,而且預測的參數較多,不確定性較大,在實際定價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不強。
在國內管輸費定價機制改革后,管輸費定價方法看似與哈國接近了,但實際無論在方法的細節(jié)還是機制的理念上仍有較大差別。例如,在構成年度準許收入的成本方面,哈國采用總成本費用,中國采用運行維護費加上折舊和攤銷,成本口徑存在較大差別;準許收益率的確定方法和取值水平也都有所不同。此外,國內管輸費定價機制的改革不僅僅停留在價格形成和定價方法方面,管理對象也有明顯轉變。對于新投資建設的跨省天然氣長輸管道來說,管道運輸實體不再以新建一條、報批一條、核準一條的方式向發(fā)改委申請核準管輸費,而是將新建管道納入所屬管道運輸實體,由該實體對所轄運營管道的總周轉量、總運營成本和總資產等進行綜合測算和申報核準,即由原來的“一線一價”轉變?yōu)椤耙黄笠宦省薄?/p>
哈國管輸費定價機制和計算辦法與國內存在諸多差異。因此,國內設計咨詢公司在承接哈國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設計咨詢工作時,必須滿足工程所在國的法律法規(guī),尊重當地的設計慣例;國內的投資開發(fā)公司在哈國投資建設管輸項目,更應該了解哈國管輸費定價機制,合理預測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