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麥子一直有種情結(jié),芒種越是臨近,這種情結(jié)也就越深。
父輩們侍弄了一輩子的莊稼。為了讓口糧有保障,除了種兩季水稻加一茬紅薯外,小麥是一定要種幾畝的,以便在來年青黃不接時救急。
小麥救過很多人的命,這是爺爺常說的。后來在《三國演義》中,讀到曹軍踏壞了麥田,曹操要割發(fā)代首時,立刻聯(lián)想到從古至今人們對麥子的尊重和敬畏。一株麥,在饑荒年代能給人活下去的希望。小時候,糧食不怎么寬裕,麥田里總有忙碌的身影。冬天大人們把一擔(dān)擔(dān)的土糞往麥地里撒,爺爺說那樣能壯苗。到了春天,麥苗瘋長,有時一天能長出一節(jié)來。爺爺領(lǐng)著全家去拔草、澆水、施肥。小滿前后,麥子開始灌漿,麥穗又大又長,結(jié)滿了一家人的希望。
芒種前后,一天比一天熱,腳底下都能感覺到熱氣?!耙箒砟巷L(fēng)起,小麥覆隴黃”,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麥穗長成好看的樣子。父親常常去看麥田,那眼神有點像看母親。他吸著煙,瞇著眼,粗糙的大手,溫柔地撫摸著麥芒,就像撫摸著我們的頭發(fā)一樣。一株碩大的麥穗被父親拿在手里,指頭輕輕一捏,顆顆飽滿的麥粒隨即落在巴掌。父親一顆顆地丟在嘴里,邊嚼邊笑。
“開鐮啦!”隨著父親一聲喊,全家老小齊上陣,紛紛將麥子割倒在田地里。“六月天,雨相連”,收割莊稼要靠天氣的。割完小麥,不等脫粒又要急著插秧,農(nóng)忙時節(jié)就是這樣,一場趕一場?!疤锛疑匍e月,五月人倍忙?!鼻缋实奶鞖猓镆袄锒际歉铥満筒逖淼霓r(nóng)人們。父親拿著新月般的鐮刀,一邊快速割麥,一邊說:“芒種芒種,忙著收,忙著種!”父親搶著割麥,是為了不誤農(nóng)時,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早點吃上新麥。
路旁沉寂的打谷場霎時變得熱鬧起來,甚至晚上也有燈火。褐黃色的小麥,粒粒撫慰人心。把麥子曬干,是小麥入倉前最后一道工序。要不了幾天,新麥就變成了各種面食,端上各家各戶的飯桌。在稻米不多時,新麥無疑是雪中送炭。一頓米飯一頓面,極大地豐富著全家人的食譜,滋潤著兒時美好的記憶。
每到六月,我都愿做父親的一株麥,小滿時拔節(jié)灌漿,芒種聞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