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昌 楊 根
該非標零件主要使用于船舶設備上,設備運行時該零件受力較大,長期處在交變載荷工況下,工作時間較長磨損嚴重,極易發(fā)生疲勞破壞、斷裂,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船舶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該部件的制造、加工及其重要,采用傳統(tǒng)機械加工方式加工該零件一方面設計、制造成本高,另一方面零件加工過程存在內應力,直接影響零件受力狀態(tài)。本文考慮該部件的使用場合、結構形式以及材料性能,采用無余量精密鍛造工藝進行加工[1~2],提出基于NX UG10.0軟件進行模具設計以及編制數控加工程序,并使用現(xiàn)有設備,加工出滿足企業(yè)要求的模具,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保證產品的質量及生產效率[3~5]。
根據該部件的工作條件及強度要求,分析其結構特點以及生產量的需求,精密鍛造具有加工精度高、鍛件力學性能高、生產效率高等特點。本文選擇采用高壓精密鍛造的工藝處理方式設計部件的模具[6~7],如圖1所示為使用 NX UG10.0 繪制的零件圖,該部件為連接傳動部件,材料選用1Cr17Ni,組織要求均勻、致密,外觀光潔、無縮孔、氣孔。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確定鍛件的分型面,如圖2所示。
圖1 零件圖
圖2 產品模型及分型面
根據企業(yè)壓機的噸位,結合產品特性以及提高生產效率,本模具采用一模兩腔結構形式[8],如圖3所示為零件的凸模,凸模是模具的核心部分,且形狀復雜,加工制造要求高,其精度直接影響鍛件的精度,圖4為凸模的三維造型。圖5為零件的凹模,圖6為凹模的三維造型,凸模與凹模材料均為Cr12V。
圖3 零件的凸模
圖4 凸模三維造型
圖5 零件的凹模
圖6 凹模三維造型
根據企業(yè)的生產條件,通過分析模具的結構特點,確定產品的毛坯以及加工設備,如表1所示為該模具加工的工藝路線方案[9~10]。
根據表1模具的加工工藝方案,利用UG軟件的CAM模塊創(chuàng)建加工工序,創(chuàng)建加工坐標系MCS→指定部件和毛坯以及切削區(qū)域→創(chuàng)建刀具→制定工藝方案,創(chuàng)建加工工序,生成的加工刀路→生成刀路運動軌跡,進行動態(tài)模擬仿真,如圖7所示為凸凹模型腔粗加工刀路[11]。刀路軌跡只是刀位源文件,還不是直接用于數控機床加工的數控程序,需要調用專用后處理器如圖8所示,對刀路軌跡文件進行后置處理,自動轉換為符合設備加工要求的編程代碼如圖9所示。利用現(xiàn)有銑床、磨床、加工中心等設備對毛坯、型腔以及各處加工處理,加工出符合圖紙要求的模具,最后經熱處理提高模具強度[12]。經檢測及生產實踐證明,該模具的制造精度、物理性能等滿足要求,可在船舶運行時正常工作。
表1 模具加工工藝方案
圖7 模具凸凹模粗加工刀路
圖8 凸模型腔粗加工后處理
圖9 凸模型腔粗加工程序代碼
本文結合產品的尺寸、形狀、成形工藝等特點及實際使用環(huán)境,利用NX UG10.0軟件對該零件進行了模具設計及CAM編程加工工藝路線,該套模具采用的一模兩腔的結構經前期的設計、加工、調試后,現(xiàn)已經成功投入使用,生產率提高85%以上,具備了加工精度高、力學性能好等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