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娜
兒時的記憶里,老家大院的廚房總是被柴火煙霧繚繞,不時傳來菜刀在砧板上的“篤篤”聲,不焦不躁。我邁開小腿跑到您身邊。“機靈鬼,饞丫頭,吃肉啰!”您轉身揭開大鍋蓋,一股濃郁的紅燒肉香味撲鼻而來。
放學的鈴聲一響起,小伙伴們?nèi)绯龌\的小鳥飛奔向校門,我飛快地撲到您的懷抱,緊緊地拉住您的手,生怕被人群沖散。每天回家必經(jīng)那道斑馬線,放學高峰期人多車多,我跟在您身后,小手被您握得有些痛,但我不敢松手,那手里牽著安全與溫暖。
記憶里,您每天起得最早,總喜歡用那把紅木梳梳著頭發(fā),那樣輕、那樣緩,然后用黑皮筋扎一個大馬尾,開始一天的勞作。
前幾天放假回家,您從廚房里端出一碗早已做好的紅燒肉?!霸趺催@么咸?”我嘗了一口,皺著眉頭問。您滿心歡喜的臉上露出自責來:“年紀大了,光想到你回家心里高興,擱兩次鹽了!”吃完飯,您接過我手中的碗筷準備去洗,我忙搶過來道一聲:“我來吧。”在爭搶時碰到您的手,不如兒時溫熱與柔軟,只有干瘦與粗糙。
那天我和您一起逛街,還是那道斑馬線,一輛摩托車橫沖直撞過來,我還沒反應過來,腿腳不方便的您竟然飛快地大踏一步,抓住我的手,使勁往后拽。車子擦身而過,驚得我一身冷汗。
歲月風干了您的臉,也褪去了木梳鮮艷的紅色。您從樓梯摔下,昏迷不醒,住進了醫(yī)院。我走進您的房間,那把紅木梳靜靜地躺在妝鏡臺前??粗臼嵘系陌装l(fā),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地流下來。
從柔軟到粗糙,從青絲到白發(fā),原來,您老了??!歲月靜好,而愛是怎么也不會老去的。
端著一盒紅燒肉,穿過那道斑馬線,帶著那只紅木梳,我走向醫(yī)院。我用毛巾慢慢地擦凈您的臉龐,我用紅木梳細細地梳理您的頭發(fā),我把您的雙手緊緊地貼在我的臉頰。
“奶奶,快醒來吧!嘗嘗我給您做的紅燒肉,多香呀!看看我給您梳的頭發(fā),多精神!天氣真好,我還等著您帶我過斑馬線,一起回家呢!”
學生互評
何潔:這篇習作由六組鏡頭剪輯而成,1至3段三個鏡頭是寫小時候充滿活力的奶奶,4至6段三個鏡頭是寫現(xiàn)在的衰老生病的奶奶。
武剛:這篇習作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有三個,依次是紅燒肉、斑馬線、紅木梳,六組鏡頭雖然跨越時空,但內(nèi)容都與這些事物相關。
陶航:我認為這篇習作還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六組鏡頭形式上是“散”的,但把這些鏡頭緊緊串在一起的是“神”,也就是習作的主題——作者飽含真情,以一顆細膩的心表達出對奶奶深深的感恩之情。
朱菲:跨越時空的鏡頭剪輯,動人情感的凝練表達,“形散而神不散”的寫作特色,都是這篇習作的成功之處。“愛是不會老去的”,親人們對我們的愛將永遠珍藏在我們心中。龍應臺對親人的離別——“唯有目送,不必追”;我們對于親人的愛——“永遠銘記,不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