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南京市江寧區(qū)水稻田雜草發(fā)生概況,分析了稻田雜草多發(fā)重發(fā)的原因及變化特點,并提出了化學防除對策,以期為稻田雜草的防除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田雜草;變化特點;化學防除;江蘇南京;江寧區(qū)
中圖分類號 S45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7-0099-02
近20年來,稻田雜草的發(fā)生趨勢總體可概括為“草種增多、危害加重”。據(jù)2014-2017年連續(xù)4年的跟蹤調查,江寧地區(qū)水稻大田雜草有61種,較20世紀90年代初調查的46種有所增加;此外,常見雜草種類也有了變化。例如,20世紀90年代初常見的眼子菜、瓜皮草、節(jié)節(jié)菜、陌上菜等基生的沼生性、濕生性雜草現(xiàn)已大大減少,而丁香蓼、耳葉水莧、鴨舌草、千金子、雙穗雀稗李氏禾等雜草上升很快,過去稻田很少見的馬唐、金色狗尾草牛筋草等旱地雜草也頻繁出現(xiàn)。
1稻田雜草多發(fā)重發(fā)原因
1.1稻作方式輕簡化
一是旱育秧取代水育秧,導致不同旱育秧床環(huán)境下,旱地雜草傳人大田;二是水旱直播面積擴大,前期干干濕濕的管理措施不利于水層抑草而利于雜草萌發(fā);三是小苗機插秧增多,水稻封行晚,雜草生長具有競爭優(yōu)勢。
1.2稻作方式多樣化
稻作方式多樣化要求除草技術差異化,而差異化的除草技術與施藥時間、施藥前后的管水、已出苗雜草的種類等都密切相關。差異化的除草技術不利于農(nóng)戶掌握及應用。
1.3除草劑使用不科學
長期使用單一除草劑導致雜草抗耐藥性上升,難除雜草增多。如近20余年來移栽稻田使用的土壤處理劑主要是乙草胺一芐嘧磺隆復配劑,導致丁香蓼、鴨舌草水莧等雜草耐藥性增強、后期局部危害嚴重;長期使用二氯喹啉酸作為莖葉處理的殺稗劑,導致該藥劑防除稗草劑量大增效果嚴重下降等。
1.4其他因素
水稻生產(chǎn)規(guī)?;⑥r(nóng)村勞動力轉移等導致部分大戶前期化除不及時、人工除草補救措施難落實。
2變化特點
2.1稻作方式不同,稻田雜草種類和優(yōu)勢種不同
一是旱育秧田。其最大特點是草種多,除發(fā)生稻田共性的雜草外,一些旱生雜草發(fā)生也很普遍,如禾本科的狗尾草、牛筋草、藎草,莎草科的香附子,闊葉類的苘麻、藜、反枝莧等。二是水育秧田。基本以水生、濕生雜草為主,如稗草、莎草、丁香蓼、水花生等。三是移栽稻田。草種相對較少,優(yōu)勢草種比較突出,主要是稗草、異型莎草、碎米莎草鴨舌草、丁香蓼等。四是直播稻田。草種相對復雜,除移栽田雜草外,千金子、雜草稻、馬唐發(fā)生嚴重";由于前期千千濕濕的管理對雜草萌發(fā)和生長有利,而除草劑施藥后難以長時間保水、除草效果難保證,因而旱直播田較水直播田的雜草種類更多、危害更重、防除難度也更大。
2.2雜草生物學特性不同,發(fā)生與危害時期有所不同
稻田不同時期的出草高峰有3個。一是水稻播種或移栽后7~10d,出現(xiàn)第一出草高峰,雜草種類主要是稗草、千金子、雜草稻等禾本科雜草和一年生莎草;二是播種或移栽后20d左右,出現(xiàn)第二出草高峰,雜草種類主要是部分闊葉草;三是播栽后1.0~1.5個月,出現(xiàn)第三出草高峰,草種有眼子菜鴨舌草等。
2.3雜草類型不同,出草高峰有明顯差別
總體上看,禾本科雜草、莎草科雜草呈單峰型出草,主要集中在播栽后7~15d;闊葉類雜草萌發(fā)呈明顯雙峰型,第一出草峰出現(xiàn)在播栽后20d左右,第二出草峰出現(xiàn)在播栽后35~45d。
3防除對策
針對稻田雜草不同時期的出草特點和不同類別雜草的萌發(fā)規(guī)律,在稻田化除上應采取不同對策,就3個出草高峰而言,稻田第一出草高峰的雜草數(shù)量最大、發(fā)生期早、與水稻的共生期最長4,因而危害最重,是防除工作的重點。第一出草峰的時間為播栽后7~10d,主要為禾本科、莎草科雜草,宜選用高效、針對性強的土壤封閉處理劑,目的是將雜草扼殺在出土之前,減少雜草出苗數(shù)量;第二出草峰的時間為播栽后20d左右,草種主要為闊葉草及部分莎草,除了發(fā)揮第1次封閉除草劑的殘效(如磺酰脲、磺酰胺類)外,還應視具體草種、草齡選用適合的苗后莖葉處理除草劑對第一出草峰化除未能有效防除的禾本科雜草進行掃殘,如果第二出草峰發(fā)生的莎草與闊葉草數(shù)量巨大,必要時可配合使用闊葉草除草劑噴霧);根據(jù)第三出草峰發(fā)生的草種危害性、出草數(shù)量,結合前2次出草峰后殘存的闊葉草、莎草數(shù)量,確定是否需要使用針對闊葉草和莎草的莖葉處理劑,如苯達松、2-甲-4-氯;此時若仍然殘留有較多的禾本科雜草,則因其草齡已大,應盡早采取人工除草措施。
3.1旱育秧田
一是以土壤處理為主。苗床澆足底水落谷覆土后使用36%丁.嗯乳油1950~2250mL/hm260%丁草胺(新馬歇特)乳油1200~I500mL/hm2+10%芐嘧磺隆150g/hm2或33%_甲戊靈(施田補)乳油2250~3000mLhm2兌水450kg/hm2噴霧,藥后蓋膜保墑。二是莖葉處理補救。若播種期未及時進行土壤處理或出苗后雜草仍較多,可在秧苗三葉期后揭膜煉苗2~3d,再澆透苗床,使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600~750g/hm2或36%二氯一芐可濕性粉劑600~750g/hm2或2.5%五氟磺草胺油懸浮劑900~1200mL/hm2兌水450kg/hm2噴霧。
3.2水育秧田
一是以土壤處理為主。秧苗立針期(經(jīng)浸種催芽的稻種播種踏谷后2~4d內)、畦面無積水時,使用30%芐.丙草可濕性粉劑1500g/hm2兌水噴霧,用藥2~3d后正常管理。二是莖葉處理補救。在秧苗三葉期后施藥,可先排水,后使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600~750g/hm2或2.5%五氟磺草胺油懸浮劑750~900mL/hm2兌水450kg/hm2防除稗草,以二氯.芐或吡嘧.二氯噴霧防除稗草、莎草及部分闊葉雜草。在上述莖葉處理劑噴施2d后復水,并保水3~5d。
3.3人工栽插田
移栽后3~5d,田間有水層時采用藥土或藥肥法,即施14%芐乙可濕性粉劑750g/hm2、18.5%芐·異丙草可濕性粉劑750g/hm2、25%吡嘧.乙可濕性粉劑750g/hm2或53%苯噻?!てS可濕性粉劑600~900g/hm2,藥后保3~5cm水層5~7d。由于人工栽插田保水容易、水稻封行也早,一般一次土壤處理即可解決草害問題。
3.4機插秧田
由于機插稻田栽后保深水不易、水稻封行又遲,雜草的發(fā)生與危害較人工手栽田嚴重+,因而一般應施藥2次。建議根據(jù)“田等秧”或“秧等田”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防治對策。①“田等秧”一機插前“一封”,機插后“二封”。機插前與整地同時,或者整地后趁渾水使用一次常規(guī)劑量的丙草胺或J草胺乳油;機插秧活棵后(一般在栽后7~10d),田間有水層時采用藥土或藥肥法,即施14%芐·乙可濕性粉劑750g/hm2、18.5%芐·異丙草可濕性粉劑1500g/hm2、25%吡嘧·乙可濕性粉劑1500g/hm2、53%苯噻?!てS可濕性粉劑600~900g/hm2或20%芐丙1800~-2250g/hm2,藥后保3~5cm水層5~7d.②“秧等田”一機插后“一封一殺”。機插后5~7d,田間有水層時采用藥土或藥肥法,即施18.5%芐.異丙草53%苯噻酰.芐可濕性粉劑600~900g/hm2或20%芐一丙1800~2250g/hm2進行土壤封閉處理,藥后保3~5cm水層5~7d。由于機插秧扎根淺,建議避免使用丁草胺或者含J草胺的復配劑,以防藥劑傷根。由于前期保水比較困難可能影響封閉處理效果,后期視殘存草相選用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韓秋好、稻杰、苯達松等進行莖葉處理。
3.5拋秧田
拋后3~7d,結合上水立苗,采用藥土或藥肥法,即施18.5%芐·異丙草600~900g/hm2、53%苯噻酰.芐可濕性粉劑600~900g/hm2、30%丁·芐可濕性粉劑1800~2250g/hm2或36%丁·嗯乳油2250mL/hm,藥后保水5~7d。若需補治,可在稗草三葉期前后用36%二氯·芐600~750g/hm2或50%吡嘧二氯可濕性粉劑600~750g/hm2無水層噴霧,藥后1~2d上水,保3~5cm水層5~7d,也可用13%2-甲-4氯水劑3750~4500mL/hm2、48%苯達松水劑1800mL/hm2或者苯甲合劑兌水450kg/hm2噴霧防除殘存的莎草和闊葉草。
3.6直播稻田
①水直播田。重點抓好立針期(浸種催芽后的稻谷播種后2~4d)和秧苗三至五葉期(播后15~20d)2次用藥。立針期使用30%芐.丙草可濕性粉劑1500~1800ghm2(或30%掃弗特乳油1500~1800mL/hm2+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50~300g/hm2)、35%吡嘧.丙草可濕性粉劑1200~1500g/hm2兌水600kg/hm2手動噴霧,用藥時田面濕潤不積水,用藥2d內保持表土不干,2d后恢復正常管理。三至五葉期有水層條件下可用毒土或藥肥法,即施用18.5%芐.異丙草可濕性粉劑450g/hm2進行二次化除封殺后期萌發(fā)出土的雜草;同期若已出土的殘存雜草較多,可根據(jù)田間草相及草齡選用相應的莖葉處理劑進行補除8。②旱直播田。重點抓好播后苗前和秧苗三至五葉期2次用藥。播種窨水后、秧苗出苗前噴施36%丁.嗯乳油2250mL/hm2或者33%二甲戊靈(施田補)乳油2250~3000mL/hm2,用藥后至秧苗一葉一心期保持田面濕潤不積水,遇天旱可灌跑馬水。三至五葉期用藥以及雜草萌發(fā)后的莖葉處理方法同水直播田。③免耕旱直播田播前1周左右用草甘膦或百草枯噴霧殺滅已出雜草;落谷后、出苗前再用36%丁.懸乳油1950~2250mL/hm2保墑噴霧;雜草1.5~3.0葉時使用30%芐.丙草可濕性粉劑1500g/hm2、35%吡嘧.丙草可濕性粉劑1200~1500g/hm2或36%二氯.芐可濕性粉劑525~600g/hm2無水層噴霧。
3.7特殊雜草的莖葉處理防除
對千金子、馬唐、牛筋草、雙穗雀稗、李氏禾野荸薺等難防除的雜草,可在水稻分蘗期(五至七葉期)選用莖葉處理劑于排水后噴細霧化除,施藥2d后建立水層,保水3~5d。
防除齡期較大的稗草,可選用50%二氯喹啉酸可濕性粉劑750~1125g/hm2或2.5%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懸浮劑1050~1200mL/hm2;防除千金子,可選用10%氰氟草酯(千金)乳油1200~1500mL/hm2;綜合防除稗草、千金子、牛筋草和馬唐,可選用10%嗯唑酰草胺(韓秋好)乳油1200~1500mI/hm2或嗯唑酰草胺與氰氟草酯混用;防除雙穗雀稗、李氏禾,可用10%雙草醚(農(nóng)美利)懸浮劑225~300mLhm2或5%嘧啶肟草醚(韓樂天)乳油600~750mL/hm2;防除野荸薺(株高10cm左右),可施用10%芐嘧磺隆450g/hm2或13%二甲四氯水劑2250mL/hm2與10%芐嘧磺隆225g/hm2的配劑防除鴨舌草、J香蓼、耳葉水莧,可在排水后噴施30%二甲一滅草松水劑2250~3000mL/hm2(水稻封行前施用2250mL/hm2、封行后施用3000mL/hm2);防除水花生,可噴施14%甲磺隆一氯氟吡氧Z酸乳油750~1050m[/hm2。
4參考文獻
[1]馬波江蘇省農(nóng)田雜草綜合體及其復配除草劑篩選控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
[2]李良應,陳水生,楊淮南,等.稻田雜草種類調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4(5):917-918.
[3]曹建國.0.1%笑拂除草顆粒劑在稻田雜草化除上的應用[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4):148-149.
[4]胡尊艷.“稻杰"對水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58-59.
[5]胡奎,江慧,王凡,等.3種藥劑防除水稻田常見雜草初探[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