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信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廣播電視中心,山東聊城252000)
無刷電機既具有交流電機控制簡單、運行可靠、無機械換相以及維護方便等優(yōu)點,又具有直流電機的優(yōu)點,如運行效率高、調速性能好,故應用廣泛[1],直流無刷電機的廣泛應用得益于電力電子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雖然帶位置傳感器的直流無刷電機需要從傳感器獲得轉子的位置,從而進行電機的換相,但是位置傳感器增加了電機本體的成本以及裝配的難度。尤其在應用條件比較惡劣時,外部環(huán)境對位置傳感器的信號會產生干擾,從而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基于以上原因,反電動勢的無刷電機控制受到了行業(yè)的重視[2-3]。
在無傳感器無刷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過程中,主要難點在于啟動過程及換相檢測[4]。目前,在無傳感器控制中,啟動的方法包括升頻升壓法、預定位法、三段式啟動法、升頻和電流調節(jié)控制起動法、電壓插值起動法以及短時檢測脈沖轉子定位起動法等。無位置傳感器運行在沒有傳感器的條件下,利用電機的電壓和電流獲得轉子磁極的位置,其方法有反電動過零檢測法、定子三次諧波檢測法、瞬時電壓方程法以及狀態(tài)觀察法等[5-7]。
本文采用預定位法起動電機,運用反電動勢過零法確定轉子磁極的位置。
預定位起動法的原理是:首先在起動開始時,使無刷電機任意的兩相繞組通電,在電磁力的作用下,轉子會轉到對應的初始位置,實現預定位的目的。然后根據轉子的轉向及位置改變繞組的通電狀態(tài),同時檢測非通電相的反電動勢過零點,確定轉子位置,進行電機控制的換相處理,并根據外部的檢測來改變占空比,調整所需的電機轉速或轉矩等從而達到目標要求。
具有梯形反電動勢波形的三相無刷直流電機主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圖1中,La=Lb=Lc=L,ea=Ea,eb=Eb,ec=Ec,Ra=Rb=Rc=R。電機工作時,在每個電氣角度內只有兩相導通通電,調速時各橋臂上管采用PWM調制,下橋恒通。電機三相端電壓平衡方程分別為
圖1 三相無刷直流電機主電路原理
Ua、Ub、Uc分別為各相輸出端對 US負極的電壓,ea、eb、ec分別為各相的反電動勢,UN為電機中性點的電壓,ia、ib、ic分別為各相的電流。在60°的電氣角度內假設A、B兩相導通,這時A、B兩相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相的電流為零。則式(1)、(2)相加則有
式(3)可簡化為
由式(4)、(5)可得
同理可得
式(6)~(8)稱為反電動勢過零檢測方程。
在實際的應用中,通常將端電壓分壓后,經濾波得到檢測信號。所謂的過零點檢測,就是指不通電那相的反電動勢在另兩相導通期間發(fā)生了大小及正負的變化,正負變化的點稱為零點,這個過零點在這兩相導通其間的中間,即30°處。故在過零點后,電氣角度再過30°,控制程序應使電機進行換相,其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電機三相端電壓時序
系統(tǒng)采用SH79F1611芯片及內部RC時鐘,經倍頻處理后,系統(tǒng)的主時鐘為27 MHz,系統(tǒng)24 V供電。為了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系統(tǒng)需要12~15 V和5 V電源,為處理器的外圍電路、驅動電路以及電流檢測電路所用的芯片提供工作電源。
SH79F1611是一種高速高效率的8051兼容單片機,較之傳統(tǒng)的8051芯片具有運行更快捷、性能更優(yōu)越的特性。SH79F1611集成了兩路的放大器,12位集成數字比較功能的ADC以及6路帶死區(qū)時間控制的電機控制PWM模塊,非常適合直流無刷電機/永磁同步電機控制。
硬件整體電路如圖3所示。該電路包括:電源電路、反電勢過零點檢測電路、電流檢測電路、單片機系統(tǒng)外圍電路、電機驅動、MOS管控制電路及外部用戶輸入控制電路。電源電路為系統(tǒng)提供所需直流電源,反電動過零點電路提供確定磁極位置電壓,電流主要保護電機與控制電路的安全可靠,單片機為控制策略實現提供硬件基礎,驅動與MOS管主要為控制電機提供換相。
圖3 硬件系統(tǒng)框圖
本設計選擇LM317及LM2576-5.0,分別輸出12 V及5 V,其電路如4所示。LM317輸出電壓為
在本設計中,R4=10 kΩ,R2=1 kΩ,則Vo約為13.5 V,符合系統(tǒng)所需的12~15 V要求。
LM317及LM2576-5.0的輸入端的電解電容C2、C3、C01是為了穩(wěn)定輸入電壓,而輸出端的電解電容C6、C7則是為了穩(wěn)定輸出電原壓。輸入與輸出的電容C4、C5、C02、C8則是為了濾除高頻干擾。續(xù)流二極管D3在LM2576內部的開關管導通時處于反向偏置狀態(tài),開關管關斷時,和電感、負載組成續(xù)流回路釋放電感中儲存的能量。
圖4 電源電路
主電路如圖5所示。該電路采用6個功率管組成的三相橋式結構,電阻R1MP為電流檢測電阻,網絡標號MGND連接到電流的放大電路。單片機發(fā)過的控制信號要經過相應的驅動芯片放大后才能驅動MOS管的導通與關斷,IR2103是一款美國IR公司的MOS管驅動芯片,每一個IR2103可驅動一對MOS,即一個半橋。
圖5 主電路及驅動電路
電流電路如圖6所示。該電路主要是對采樣電阻采得的電流信號進行放大,將電流信號放大后接入單片機,在電流過大時,可通過PID算法進行運算后,控制電機繞組上的電壓,從而控制電流。AD_I1檢測母線電流,這個電流控制控制器的輸入功率。AD_I2可以粗略地檢測電機的相電流,控制電機的相電流不超過設定值,保證電機既能輸出足夠的轉矩又不損壞電機與控制器。
圖6 電流檢測電路
反電動勢過零點檢測電路如圖7所示,UP、VP、WP分別接到三相繞組上,WA、WB、WC分別接到SH79F1611的AD輸入端口上,通過AD端口檢測出電壓。
圖7 反電動勢檢測電路
系統(tǒng)上電完成后,軟件首先完成系統(tǒng)的初始化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電機正反轉控制口的初始化。
(2)電機啟動停止端口的初始化。
(3)AD電流采樣及用戶電機速度/轉矩AD采樣端口初始化。
(4)電機控制端口PWM模塊的初始化,設定PWM的周期為62 μs。
(5)電機端電壓檢測AD端口初始化。
初始化完成后,程序根據電機正反轉、電機啟動停止、用戶電機速度/轉矩AD采樣端口的數據,決定電機的啟動還是停止。當電機啟動后,根據電機端電壓檢測AD的數據,并根據所采集的數值經式(6)~(8)計算,進行換相處理。
根據檢測到用戶需要啟動電機并且電機沒有運轉,則進行電機啟動程序的運行,程序控制電機的三相繞組的兩相通電,如A、B兩相進行通電,由于電磁力的作用,電機會轉到一初始位置,此時根據讀取的三相電壓的值,確定轉的磁極位置,對相應的電機繞組進行導通與關閉。
預定位起動電機后,可以進行反電動機的過零點檢測。其過程如下所述。
(1)通過ADC采集并濾波得到三相信號。
(2)根據電機當前狀態(tài)及反動勢方程,查看是否發(fā)生了過零點事件。
(3)當檢測到過零點后,保存定時器1的值,并復位定時器1。將保存的定時器1的值除以2再減去濾波器的延時、處理延時及相位超前,所得結果即為換相時間。
(4)將換相時間賦于定時器2,如定時器2中斷時,就則進行的換相處理。
實驗驗證所采用電機為24 V、3 200轉。運用示波器測得相線電壓波形為梯形波,如圖8所示。由圖8可知,該方案可行。
該系統(tǒng)通過利用SH79F1611豐富的片內資源控制,電機無傳感器的啟動、過零點的檢測以及算法的實現都是由軟件來完成的。從而使電路的硬件結構簡單,極大地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實驗證明,該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調速性能,電機轉子位置檢測準確性好。該系統(tǒng)在新能源客車散熱水泵、風扇等方面得到了應用,應用結果表明可靠好。
圖8 電壓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