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中,經(jīng)常能看到在鵝卵石路上走動的老年人,不少人認為這樣能按摩足底穴位,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事實上,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走鵝卵石路。
足底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中醫(yī)認為,足底分布著許多穴位,是人體臟器的反射區(qū),走鵝卵石路有利于維護人體內臟和大腦功能,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抵抗力等。
骨質疏松癥患者
骨質疏松癥患者一般都伴有軟組織退化和軟骨退化,走鵝卵石路會加劇病變部位磨損,造成膝關節(jié)腫脹和疼痛。同時,骨質疏松會使跟骨硬度減低,在堅硬不平的鵝卵石上行走,足底組織損傷會引起足底筋膜發(fā)炎,從而導致局部劇烈疼痛。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末梢血管存在缺血性營養(yǎng)不良的問題,特別在下肢肢端缺血和神經(jīng)病變早期時,患者的知覺、痛覺、冷熱感等都容易出問題。走鵝卵石路可能會造成小的損傷,健康人很快就能察覺到,但糖尿病患者的知覺、痛覺等不敏感,不容易及時發(fā)覺。一旦損傷并發(fā)感染,可能導致糖尿病足。
扁平足者
一般人的足底都有足弓,不僅能起到緩沖震蕩的作用,而且能保護足底重要神經(jīng)、血管、肌腱等組織,而扁平足者的足弓較低,甚至沒有足弓,這就使得足底彈性變差,因此,扁平足者在走鵝卵石路的時候,足底很容易出現(xiàn)損傷。
高血壓患者
鵝卵石路高低不平,老年人走路不穩(wěn),在走鵝卵石路的時候很容易摔倒?;加懈哐獕旱睦夏耆艘坏┧さ?,很容易發(fā)生危險。
當然,走鵝卵石路也要講究方法,比如最好穿軟底鞋或厚襪子,不要完全光腳;時間不要太長,走10分鐘左右即可;走的時候動作要慢,而且要全腳著地;鍛煉完后,應及時換洗襪子,以保持清潔衛(wèi)生。
對于不適宜通過走鵝卵石路來健身的人群來說,利用手或電動按摩器做足底按摩也能達到同樣的健身效果。如果以加強心肺耐力為目標,則可選擇健步走、跳廣場舞、慢跑、游泳等方式進行鍛煉。